总之,现在农业产业化正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有力地改革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此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为农业工业化输送最需要的最有针对性的管理类人才,为其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摘要]现今,企业愈发注重其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管理效率与效果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供应链绩效评价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问题,其容易与主观感受挂钩,进而造成企业内部被考核者的不满并易形成借口。鉴于此,本文基于农业物流视角,对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经营情况;绩效评价
1供应链绩效评价背景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衡量供应链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提供经营决策支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供应链的绩效,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做出的评价。因此,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当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问题,且容易与主观感受挂钩,进而为企业管理带来问题。本文基于农业物流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
2相关概念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活动。简言之,就是使运输、贮藏、加工、装卸、包装、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研究现代农业物流之上产生的现代农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其既研究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物流配置,又研究了农业产前、产后物流的科学流动,达到供、产、运、加、销有机衔接,使产前、产中、产后与市场之间联结成满意的系统优化运转状态。供应链管理绩效度量可分为财务计量和非财务计量。高层管理人员需要采取财务措施进行管理水平的决策,而较低的管理层和员工则需要提高日常业务的操作水平。目前公认的一个供应链绩效度量框架包括很多方面。一是计划度量:订单入库方法、订货提前期、客户订货路径、供应商评价、战略水平措施、战术层面措施和操作层面措施。二是生产层面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产品和服务的范围、能力利用、调度技术的有效性,交付环节的评估、交付绩效评估、总分配成本。三是衡量客户服务和满意程度:灵活性、客户查询时间、客户服务的事后交易。四是计量供应链和物流成本:与资产和投资回报相关的成本、信息处理成本。五是在业绩衡量标准中应使用几种衡量标准:平衡的方法、战略、战术和业务水平以及财务和非财务措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在不同的管理或操作级别上进行测量。战略层面的措施影响最高管理层的决定,也能反映对广泛的政策和对组织目标遵守程度的调查。战术层面处理资源分配和根据要实现的目标衡量绩效,以取得战略层面规定的成果。操作级别的测量和度量需要精确的数据,而决策是由低层管理人员做出的。在运营级别上,度量与日常业务相关,因此主要度量是与时间相关的和非财务的度量。非财务指标包括订单准备时间和交货提前时间。这些指标中有许多是与时间相关的,但也与成本相关。这些指标是针对高层管理人员战略决策以及长期计划制订的。
3农业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挑战
对于农业企业来说,与其供应链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应以重要性、全面性为原则纳入供应链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一旦农业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出现较大的偏差,那么与之有关的农产品周转、粮食加工、粮食出售、粮食推介等决策会受到一些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原材料等存货堆压,产生存货耗损、管理等问题。供应链绩效度量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衡量标准主要是内部物流绩效度量,而不是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方式[1]。内部物流指标如充填率、提前时间、准时性、损坏性和响应性等并不能衡量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目前农业企业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挑战有:一是在整合金融和非金融措施方面缺乏平衡的方法;二是缺乏系统思维,农业企业的供应链必须被看作一个整体,测量系统应跨越整个供应链;三是对于相同规模的不同过程,没有通用的度量标准,如果不使用正确的度量标准,就无法比较关联过程的不同特性,如业绩衡量和衡量标准的不完全性和不一致性,无法在一个平衡的框架内代表一套财务和非财务计量,一些措施侧重于财务,另一些侧重于操作措施,大量的衡量标准,使人们很难在许多指标中找出关键的少数指标;四是农业企业的流程团队应有动力、能力和权威改进流程及其结果。合作、技能、沟通等人的属性应被认为是供应链绩效的重要维度。农业企业在供应链的流程团队招聘、管理、考核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当前农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目光较为狭隘,缺乏相关物流专业的人才,这是制约农业企业供应链流程完善的最主要硬性因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