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装配式建筑综述论文(通用18篇)

141 阅读39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3.1 完善技术体系标准

  考虑目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虽百花齐放,发展迅速,但地域性特点较强。大多数技术体系仍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为技术支撑依据,国标、行标依然以套筒灌浆和双面叠合剪力墙为主,建议在全国、全行业范围内落实相关技术体系标准统一进行建设,以指导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发展。

  3.2 推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充分协调装配式专业与建筑、结构、水、暖、电专业的关联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考虑装配式的标准化设计及模块化设计,优化现阶段装配式订单式生产、构件种类多、建造成本高等问题。

  3.3 产品集成化施工

  推动预制构件集成化施工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推广保温装饰三明治外墙板、电气管道集成化施工、模块化建筑、集成建筑的探索及应用,实现装配式建造的低碳与高效。

4 结束语

  近年来,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基于全面视角,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技术体系的特征和优势,旨在促使行业激发更多的研究点和创新点,共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建筑综述论文 16

1、概述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生产成本较低,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缩短了施工工期; 产品质量更好地得到保障,流程化生产使生产过程更容易得到控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幅度降低了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各种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使得产生的废料、废水等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一部分结构构件甚至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2、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自身存在的问题

  2. 1 技术支撑力有待提升

  目前很多从事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在专业性极强的关键技术岗位有断层或存在衔接不上的危机,导致不能满足扩大产能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 1) 从初期设计上讲,新型的预制构件大多需要进行深化设计,而现有的设计院通常不考虑深化设计,或者没有能力做深化设计,而传统的预制构件厂普遍不具备预制构件深化设计能力,缺乏成熟稳定的模块化构件。

  ( 2) 生产过程中的装备资源有待改进,目前尚没有非常成熟的系列化通用模块,在摸索和试验阶段; 模具和配件有待改进,制造模具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配套情况不一,难以生产高质量的磨具和配件,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低下。

  ( 3) 缺乏标准化通用化的预制构件,构件品种规格单一、建筑与结构功能脱节,通用性和互换性不强,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产品生产体系尚未形成。

  ( 4) 配套产品供应不足,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生产、运输、安放预制制构件需要很多配套材料,如吊装配件、预埋件、钢筋套筒、保温连接件、灌浆料、密封胶等。

  2. 2 市场化、商业化发展的条件不成熟

  ( 1) 不成熟的市场机制暂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目前在整个运行机制上讲,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监督单位、构件生产企业处于条块分割状态,责任界面不清晰。

  ( 2) 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动力受阻。装配整体式住宅市场规模发展不足,项目处于零星运作状态,致使单位产品成本较高,使市场无法拓展,先进企业没有合理的利润。

  ( 3) 商业模式还不稳定,产业升级存在困难。一些有一定规模的相关企业虽也准备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上加大投入,但缺乏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工程支持。

  ( 4) 产业链协调不够,产业链上下步调不一致。预制构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融合度较低,存在严重的产业链脱节现象。

  2. 3 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装配整体式建筑对设计、生产、安装一体化要求高,这对相关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熟悉设计、施工等环节的工作,适应施工总承包体质下的项目管理模式,才能及时、准确地满足市场要求。

  监理、监督措施未成体系、落实度不高。装配式采用预制构件,要求监理单位采取的驻厂监造、巡回监控的方式,监理的一部分业务从施工现场转到工厂,增加了任务,而目前无相应的`技术及经费保障,都很难落实,总体监督检查困难,短时期内监督人员很难适应。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