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备课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听课老师的要求,[莲~山]认真仔细地备课。没做这些工作之前,我和朋友一样,认为教基础会计不具备挑战性,但着手之后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以前学习时有很多细节并没有认真考虑,如果学生问到时,脑海里只有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这显然是不行的。在备课的时候,我努力让自己从“学生”向“老师”转变,虚心向蒋老师请教。备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备教材。对着课本一点点看教材附送的光盘,并对重点的部分在书上做标记。还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考试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以及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也一并标出。由于对学生不仅要串讲课本上的知识,还有一个提高的部分,所以也会增加一点财务会计的知识,而且还要把知识点分门归类,像提葡萄一样,一提就是一串。例如成本类的“制造费用”,先结转到“生产成本”,当产品完工后转入“库存商品”,销售商品结转成本时再从“库存商品”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最后再从“主营业务成本”的贷方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2)备学生。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要对他所讲的内容理解透彻,而且要与学生做好沟通。所以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其能理解且易掌握的方式来讲解知识。
(三)讲课
讲课是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是把前面的准备付诸实践。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学生的不配合的情况:譬如玩QQ,刷微博,看小说,聊天等,常常令我痛心疾首。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低着头玩手机,我把她叫起来回答问题,问的是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很简单,结果回答不上来。我就没理她,让她站了会,然后找了个机会让她坐下,结果她摔书,猛拉凳子。从那我懂了,是我错了,这些十八至二十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使用强制的方法,只会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第二节课我就看不见她了,好在后来她又来上了。
考虑到学生们将来要进入大学生活,就尽可能地给大家提供表现自己的平台,像自由发言,提问,分组讨论,到讲台做题等。在课堂上我就想方设法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踊跃发言,回答错了,没有关系,回答正确了就口头表扬。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小集体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一般每节课我会留点时间,全堂灌输,学生累,我更累,事倍功半。课间没有其他的事,我也会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聊聊天。在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听课效率很低,课堂上重复好几遍的知识点,还是不会做。学生的基础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就比如利润表的计算,我都数不清讲了多少遍,但是一提问,有部分同学还是翻课本,令其陈述,只能支支吾吾,说不清。课下,我找了找原因,主要是学习方式存在较大问题,没有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针对这个问题,上课或评讲作业时,我就带领学生先复习书上的相关知识,并找学生回答一些重点问题,用以加深记忆。课下也督促学生先看课本再做题,避免他们太过依赖老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时也会遇到难讲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会计基础知识上学那会没有好好的学过,更没有深入地想那么多,就算遇到不解的地方,也会因个性腼腆不和老师说,只想考试不挂科就行。只知道怎么做是对,至于为什么是对的,我也讲不出个一二,这对我来说太困难了,相当让我证明“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或描述一下白开水是什么味道一样。记得那天讲了几道业务题,其中一道是关于银行承兑汇票的,讲完后,学生就在下面小声讨论些什么,询问了头天,原来是银行承兑汇票为什么要使用“其他货币资金”这个会计科目,而不像商业承兑汇票一样使用“应付票据”这个会计科目。我还真不会,只能在财务会计课本上找到相关的话来证明,这只能说明我的知识还比较浅薄。
(四)课后辅导
由于我就代了这一个班的课,只有上课的情况下是在学校的,就把我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号码、QQ号、邮箱地址等都告知学生,并和学生说,遇到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不管是当面还是其他的方式,只要我能收到,都会认真解答,但一般课上课间都解决了。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也从中受益匪浅。从他们的问题中,可以获得许多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也可以看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时问的问题,我从来都没有认真想过,只能在课后上网搜资料恶补,下节课的时候再来讲解。在和学生交谈中不仅解决了疑问还增加了互相的了解,这给后来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