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的致谢语怎么写
致谢是论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写学术论文的时候,对于每个参与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劳动和付出进行感谢已经很普遍了。做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等等,都有专门的致谢部分。学术论文为什么还要致谢?做过研究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实验科学,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帮助和支持,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帮助和方面对于工作的完成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每个参与人和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都能作为论文的作者,所以应该在致谢部分肯定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如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动物饲养员,师兄师姐对某个技术点的指导和对论文观点的讨论等,还有研究经费的资助者等等。致谢除了对参与者工作的肯定外,也是对提供帮助者的一种尊重,一种学术礼节。漠视、忽视他人的帮助,不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无论是体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都是一种失礼。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有学者建议用“志谢”,大家都说理科一般用“致谢”。
用“后记”是不是比“致谢”更合适?
不少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在可以发挥才情的致谢部分,写得很文艺,很抒情,甚至很煽情。所以有人提出这部分似乎称为“后记”更好一些,更能应景。我不清楚文科是怎么规定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理科的行规都一样,从我自己的认识看,学位论文中致谢部分,主要是对于自己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些人的感谢,一般包括对导师几年来在工作、学习和论文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方面的感谢,对其他老师帮助的感谢,对同门师兄弟姐妹们帮助的感谢,对研究生管理部门老师们的感谢,对实验室仪器管理等人员的感谢,对在野外和实验室中对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员的感谢,以及对亲人和家人的感谢等等。这些帮助和支持,一般都是与学位论文的完成密切相关的,所以我倾向于“致谢”。
致谢是否需要写得很花哨、很抒情?
致谢部分是学位论文中唯一可以自由发挥的部分,甚至也是可以抒发个人情感的部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实实在在,真情实感。一旦失去了真,致谢就显得有些虚伪了。按常理,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经过昼夜奋战,在收笔的那一刻,闭上眼睛就会浮想联翩,回想这些年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那些人,那过去的一点一滴,都会涌上心头,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有了想借机写几句感谢他们的冲动。回想起导师的辛苦和辛劳,回想同门师兄弟姐妹的无私帮助,回想家人的一次次鼓励,回想亲人的默默支持,很多很多方面,值得自己铭记。还有些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遭遇了很大的磨难,如家庭发生了重大事故,面临着是否继续读下去的抉择等等,这个时候的任何帮助和鼓励,对他(她)的研究生生涯都是重要的。所以,写致谢的过程,也是研究生自己的一种心理梳理的过程,一个几年来学习工作回顾的过程,是一种成长,一种对心灵的一次触动。感谢他人,自己心理上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轻松感。
评审专家很看重致谢吗?
评审专家会很认真读“致谢”部分吗?我在审阅学位论文的时候是会读一读的。致谢部分,一般不是放在论文的前面,就是放在论文的最后,都很容易看到。通过都致谢,也会了解作者的一些思想和感悟。对我自己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致谢这部分的内容我一般是不修改的,除非有错别字,或者有些老师的名字等内容写错了,或者有过度肉麻的夸大。虽然评审专家在答辩前对于论文的评审至关重要,但学位论文不是专为评审专家写的,学位论文是自己研究生生涯的一个工作总结,是全方位的展现,所以致谢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不需要考虑评审专家是否认真读这部分。
如何致谢自己的导师?
如果学生有心,导师对自己各个方面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读研究生,能够在一位负责认真有学识的导师门下生活学习几年,完成自己的学业,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实在是一种幸福。所以,读研究生选择导师、选择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室都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在学位论文完成的时候,最想说谢谢的,往往就是对自己的导师。致谢导师,无可厚非,但需要真诚,要与自己的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一致起来。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形,学位论文错误百出,粗糙、混乱,有的甚至论文题目都有错误,连摘要都没有学会怎么写,很显然导师是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的,那么致谢中对于导师那些类似“学术严谨的学风,高屋建瓴的学识,认真负责的态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等等过誉赞美肉麻之词,就显得有点滑稽幽默了。如果问你一句,这么优秀负责的导师指导,你怎么会写出这样错误百出的论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