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园新都的西餐厅名字叫做花园餐厅GardenRestaurant,我想可能是由于餐厅外面有一个小型的人工花园吧。餐厅的环境布置得挺舒适的,是一个典型的西式餐厅,餐厅分成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不过如果能在适当的位置放上一些具有西方艺术的工艺品或壁画这样可能能更加吸引客人,让遥远的异乡客人有一种有回到故国的感觉。
西餐厅的管理相对于中餐厅来说可谓是截然不同,从服务程序到员工的管理都比中餐厅规范和严格多。刚来到西餐厅感觉好像是卸下了一个很重的包袱似的,因为西餐厅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啦!你几乎什么都不用干,即使干也是最简单的活:擦餐具、撤台、摆台等,这比起中餐厅简直是相差太远了。不过在西餐厅你即使什么不做也得站着,这使人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双脚又开始抗议起来了。有些时候,餐厅的服务员比客人还多,大家一齐看着客人用餐,让客人感到非常别扭。因此,建议西餐厅的管理人员能够灵活地安排一下,譬如让员工轮流休息,在人少的时候只要有两个服务员就足够了,让大家轮换休息不但能使得员工减轻双脚的疲劳,还能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这样做又何乐而不为呢?
西餐的服务与中餐的服务大相庭径,这常使得我们这些实习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该怎么做好。可是让我们不解的是我们在实习的时候刚好酒店在为一些新员工进行培训,但酒店就是不让我们参加培训。这使得我们大为不满,为什么不给我们进行培训呢?我们虽然在酒店只是进行短期的实习,可是我们正是为了到酒店学习而来的啊。酒店是不是应该多为我们实习生考虑一下呢?
实习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学校在实习教材中提出:根据katz(1974)的能力结构模型,管理者应具备操作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等三大能力。首先,职业生涯早期的管理者应具备足够的操作技能水平。以便熟练驾驭中基层业务活动,而随着职位不断晋升,对操作技能要求开始下降,对基于自身素质的概念技能要求开始上升。然而,概念技能要求并非“生而有之”,只能通过在不同层级管理实践中的反复试错和“干中学”来获取,因此在概念技能形成的阶梯式历程中,操作技能学习是无法回避的基础环节。此外,无论管理者身处哪一层次,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都是管理协调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基于此,学校将我们的服务实习定位为接触实践场景、认知操作实务、观察中基层管理活动和熟悉职场人际氛围。
而在我个人看来,实习是在学习了两年旅游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对酒店各个部门与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通过亲身参与其中实际体验酒店的基本工作内容。首先,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酒店的工作内容和运营模式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理解酒店管理的目的以及长远来说日后从事酒店的管理工作;其次,作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真正立足基层,切身感受服务的方法、技巧也是必不可缺的;最后,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反过来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习要求我们不再是站在一个理论的高度,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酒店的相关问题,而是作为参与者,结合理论,思考酒店的管理工作,并结合理论与实践观察并且尝试解决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次实习的任务主要是从事酒店基层的工作,了解酒店管理与运营的实际状况,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的目的,为今后更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奠基。
实习场景描述
从学习酒店管理的知识以来,这是第一次接触酒店真实工作内容的机会。以往我们对于酒店的了解大多是基于理论的管理知识,而理论框架与现实情况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酒店的实际操作并不像理论一样按部就班,因此只有真正深入酒店工作才能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情况。而我们的实习时间是酒店十分繁忙的广交会期间,这对于酒店而言也是“非常时期”,对于实习的期待令我兴奋不已。
得知我通过了x酒店的面试,即将进入集时尚、设计和音乐于一体,中国内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x酒店工作的时候,跃跃欲试的心情油然而生。
盼望着,终于到了入职培训的日子,培训经理告诉我们有着和别的酒店不一样的文化,在x员工佩戴的不是介绍职位和姓名的胸牌,而是具有特色的胸针,这也是鼓励每位员工主动向客人问好并介绍自己,员工之间同样如此。是这样要求的,员工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虽然我们只是短期的实习生,但从普通员工到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总经理在见到我们后都会主动微笑着向我们问好,这让原本不太适应的我一下子便融入了大家庭,拥有了归属感。“关爱”中关爱员工是排在首位的,的确,服务好员工才能服务好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