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过程
于20xx年3月7日至8日,09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全体学生在苏少卿老师的陪同下往三明三中进行为期两个半天的教学观摩见习活动。在教育见习的两天里,我们分别听了陈文兆老师和陈宜建老师、尤鹏辉老师和程建老师的四节数学课。
陈文兆老师的课讲的是:分式加减(2)。陈老师最先复习了上节课的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再引入新课: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运算法则。由于运算简单,陈老师就很快地让学生做练习并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之后,陈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请学生对黑板上的解答给予点评。当遇到解答正确,但其过程涉及不同的解题方法时,陈老师借此引入下一个知识点:最简公分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通过系数间最小公倍数、各分母最高次幂的确定以及以积的形式表示,这三点来寻找最简公分母,再以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与否。陈老师就较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接着进行通分的学习与练习并请学生上黑板演示,陈老师就学生产生的理解性及与负号相关的错误,
进行着重分析。紧接着陈老师出了几道综合之前知识点的习题检测前面的学习效果。最后结束小结,完成新课任务。
陈宜建老师的课讲的是:直线平行的条件。陈老师先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借由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引入当两直线的内错角、同旁内角存在怎样的关系时,两直线平行(即直线平行的条件)。陈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并强调证明过程。之后,陈老师出题检测学生对定理的掌握效果。接着完成课本上的习题,陈老师通过讲解,提醒学生注意寻找各类角的技巧:重点是找准接线。紧接着陈老师让学生继续做一些较难的题目,当学生觉得有困难时再进行提示。之后讲解时又向学生们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但因为剩余时间不够充裕,陈老师便将题目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带回思考。最后陈老师略微地小结了新课的知识点并布置了课后作业。
尤鹏辉老师的课讲的是:平行线的特征,这一节课是紧接着陈宜建老师的课的一节新课。尤老师先复习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再引入新课的内容:平行线其截线所截出的角之间存在哪些关系。要弄清平行线间角的关系,就要先了解平行线是如何构造出来的。尤老师在黑板上作平行线,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绘制,然后请学生上黑板为平行线画截线,找出不同截线所截出的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尤老师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平行线并用量角器测量其同位角是否想等。得到肯定答案后,尤老师引导学生证明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并且试着证明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在只有少数学生证明出来的情况下,尤老师进行提示、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尤老师拿出几分钟让学生看书理解,完成随堂练习。接着尤老师引入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证明。紧接着尤老师又出了两道习题检测课堂授课与学生接受的效果。最后小结、布置作业后恰好下课,尤老师布置了几道选做题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程建老师讲的是:分式复习课—分式有关概念及运算。
见习感受
见习总结可以多考虑以下建议:
(1)数学教师要先复习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探究新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数学教师的板书要合理。一般情况下,黑板左边三分之一用来写这节课的新知识点,不要擦掉。另外三分之二用来写其他教学内容。
(3)数学老师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特别是巡堂的时候,教师不仅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还可以让那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收敛一点。
(4)数学教师总结每节课所学的知识时,可以想让学生阐述课堂的收获以及对数学新知的认识,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最重要的工作是强化语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
(5)数学教师上课的速度要适中,至于适不适中就要看学生的反应。
(6)老师一定不能偏心。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最讨厌偏心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满意,但我们要尽力让大部分学生满意,这才是一名成功的教师。
(7)数学老师上完课之后不要立刻回办公室,可以和学生聊聊天,及时得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减轻压力。我觉得这一点不可忽略,特别是对于要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