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
1.对物流的认识不足
北京市对不同类型企业就其对企业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作用的认识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大中型商店,小型商店和生产企业中,认为配送中心具有批发销售功能的分别为20%,40%和66%;认为配送中心具有存储功能的分别为40%,16%和34%;认为配送中心具有送货功能的分别有60%,36%和34%;认为配送中心具有流通加工功能的分别有20%,5%和0%。由此可见,企业对物流与配送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尚不全面,很多企业认为物流就是运输。因此造成重商流、轻物流,重信息网、轻物流网,重电子、轻商务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流和配送的发展。
2.相关体制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
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融资、产权转让、用人、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对物流资源的再分配。
3.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滞后
国外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物流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操作经验,是电子商务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据统计,我国商业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只占3%左右。可见,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制约着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低下又直接制约着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的提高。
4.我国物流平台难以支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在网上完成之后,能否实现实物适时、适量、低成本地转移,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完善的社会物流服务系统。发达国家物流平台的建设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供应链、配送、第三方物流等物流经济已具有较高水平。而我国的物流技术水平却相当落后,物流体系远不足以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我国,较先进的电子商务和十分落后的物流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更加剧了物流的瓶颈作用。
5.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滞后
从商业角度看,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一是贷款的支付,二是商品的配送。商品的配送则是制约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的物流配送体系原来就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要大大加快物流配送的速度。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滞后:
(1)统一配送率不高。当前我国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分店经营的所有商品进行配送的比率大多数在50%~60%之间,最好的在80%~90%之间。
(2)配送规模较小。我国平均一个配送中心配送20个店铺,平均每辆车承担2~3个店铺的送货,而日本的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70个分店,只需4~5辆车。
(3)配送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多数连锁企业机械化水平低,计算机应用很有限,离配送自动化,现代化相差甚远。
物流配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使时间和场所产生效益的设施,提高配送的运作效率是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所在,物流成本降低也就减少了电子商务运营的成本。
三、解决我国物流瓶颈的应对措施
1.对物流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1)改革所有制结构
促进非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加大外资的引进力度,注重国外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经验的引进,促进外资独资物流企业的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以促进物流行业的竞争。
(2)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和资产存量的调整,加大物流行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力度,使国有物流企业从分散化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发展第三方物流
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公司业务能力、缩短出货至交货的时间。 中国目前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供给数量大于实际能力;在质量上有所欠缺,满足不了需求的质量;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因此我国物流产业应积极采取代理形式的客户定制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3.开发先进管理技术
我国物流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设备陈旧,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经验、加快技术引进和应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