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学生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策略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形式
1、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运用问卷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对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掌握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2)行动研究法:依据科学的理论和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开展集体备课,设计理想化的教学过程,进行实验教学,从实验中汲取精华,改革教学。
(3)个案研究法:通过典型的课例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炼相关结果。个案研究可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以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4)文献资料法:搜集和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杂志等文献资料,提高研究者的教育理论水平,促进其课题实验研究能力的提高。
(5)经验总结法: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不断总结、交流经验,把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展为普遍意义,进而成为探求事物发展活动的规律。通过及时地总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调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对策研究和实施,通过对策制定和实施,总结修正,形成有指导性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撰写结题报告,将研究过程中老师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等加以整理,推广。
3、预期成果及形式
(1)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学习方法科学高效,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成绩明显提高,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得以加强,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并能不断自主“充电”、“加油”,与学生一起成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教风和校风。
(2)成果形式: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典型案例、优秀论文等。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保证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我校一直坚持并高度重视教学课题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县市教学能手、模范教师,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九、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徐州市教育学会编 开明出版社;
2、《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胡明根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课程整合:构建自主学习模式》:魏希和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4、《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谌业锋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
5、《课堂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素质教育论》等专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经平定县教研室所批准的县级立项课题,经过冠山联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论从教师的角色转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我们的步伐还迈得不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摆脱束缚和禁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的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减弱。有的教师还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在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希望通过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实现学生两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和由传授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