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开题报告
9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音乐学开题报告(精选7篇)

音乐学开题报告 篇1

  院别 音乐学院 专业 音乐学(师范) 班级 09级(1)班

  姓名 何 学号 200 联系方式 13

  题目 论洮岷花儿的发展与传承——以“二郎山花儿”会为例

  一、 研究意义

  洮岷花儿以洮河和岷山而得名,主要流传于甘肃境内的舟曲,卓尼,岷县,康乐,临洮等地区。洮岷花儿始终在洮河中上游地域内传唱,地域稳定、曲调稳定、词体稳定、演唱形式稳定,表现出恒久的稳定性。正因如此,洮岷花儿的原始气息更加浓郁,是古风不衰的原生态。洮民花儿的歌唱场所,主要是劳动场所。每年农历四五月份的农作物种植季节,老老少少在田间都以歌声表达心声。其次就是大大小小的花儿会,这种花儿会遍布于整个花儿流行地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五月十七”岷县的二郎山花儿会和“六月六”康乐的莲花山花儿会。二郎上花儿会的浪会人群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人民群众参与花儿会的热情超乎想象啊!有首花儿这样唱“五月十七二郎山,托儿带女浪两天。”“小孩不带门不看,一年一趟莲花山。”由此可见,花儿会不仅显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表明了花儿这种民间歌谣的深厚根基。因此,我写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洮岷“花儿”作为民间歌唱艺术的一种,其必然具有自己相对独特且独立的艺术价值。洮岷“花儿”在具有民歌这一显而易见的名称之外,还具有深厚的审美文学价值。其在历史继承、民俗体现、陶冶情操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但如今,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 “花儿”的发展正面临消亡的险境,通过本文,我提出了几点相应的保护和发展措施,以唤起人们对花儿这种民间民族文化的重视。

  二、 研究目的

  “花儿”是以歌代言,倾吐心声的载体,是农民群众特有的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在现代生活模式的冲击下,正在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在一些 “花儿会”的地方难觅民间“花儿”歌手的踪影,真正来自民间的老歌手、唱把式寥寥无几。在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上,经贸洽谈的成分日益强化,演唱“花儿”的歌手越来越少。一些曾经热爱“花儿”的年轻人忙于外出打工。长此以往,“花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必定衰落甚至消失。因此,要保护洮岷花儿,就要加快“洮岷花儿”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步伐。要通过采风,整理,搜集等方式将一些原始的,频临灭绝的老一代花儿传唱艺人的唱词和曲调整理保存流传下来。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洮岷花儿的保护,同时大力培养专业的花儿人才,使得大家洮岷花儿充满信心。所以我选择这个课题作为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题目,以便让这一珍贵的民间民族文化遗传能够更好地进行保护,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 文献综述

  杨玮在 《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中说道:我国西部普困地区甘肃岷县的“洮岷花儿”作为当地兴盛的民间传统音乐,它的存在状况和发展空间以及和传承方面的工作更是珍存文化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发展“洮岷花儿”的重要性。所以本文会从洮岷花儿的现状入手,分析发展中遇到问题,从而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洮岷花儿”。

  同时,有关洮岷花儿传承和发展现状的的相关文献,有冯岩的《创新:西北“花儿”传承的根本》,他在文中说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花儿”文化的产业化。文化创新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西北“花儿”的传承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努力探索一条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通过歌手大赛、巡回演出、“花儿”音乐素材再创作等,使“花儿”能够在民众中广泛流传,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关洮岷花儿发展的相关文章还有,武宇林的《“洮岷花儿”的现状与西北“花儿的传承”》中写道“过去传统的农业封闭社会里,‘花儿’是大西北农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而随着着我国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花儿’受到了很大冲击。‘花儿’的传承发展出现了断档危机。”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