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格式
1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中学德育状况的“三化”问题:

  一·德育目标理想化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的把中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宽。德育目标贵在切实可行,贵在与生命主体的和谐通融。华而不实,大而宽的德育目标,必然在实践中失去信度和效度,进而造成德育实践的空耗,最终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二.育人方法简单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育人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相关的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环境影响的消极化

  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就是试图将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互影响的而又具有性对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在校内受到教师,同学,集体的影响:在校外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实效性讲大大折扣,得不偿失。

  中学德育现状的应对措施:

  针对中学德育的现状,中学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是:

  1 德育目标要不高不空,具有可操纵性

  德育目标“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生命以外的什么东西。”美国道 德品质教育的目标就具体而实在,他们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建立在“六大支柱”上。即是:

  (1) 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

  (2) 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愤

  怒和争执。

  (3) 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

  (4) 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委过失,倾听他人意见。

  (5) 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6) 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

  这些品质教育的目标就不空不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值得我们借鉴。

  2 改变观念,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扬弃传统的育人模式

  中学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是鲜活的中学生的个体生命。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鲜活生命的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从而导致了简单生硬的教条主义灌输。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育人方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信息,及时调节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3 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网络

  首先,要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的渠道多种多样,社会开放,我们不应该还把学生关在“世外桃源”中来进行呵护,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其次,要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总理同志曾明确的指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从

论文格式范例 篇18

  点击“格式”→“样式”,在图1的样式对话框中选定“标题1”,点击“更改”。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