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开题报告
1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二)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原因

  从立法技术、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角度入手,分析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原因。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的地位与作用

  (一)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主要从例与制定法的关系入手,分析判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的变化情况。

  (二)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分析例在中国古代法律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表现

  (一)以例破律

  从中国古代以例破律现象入手分析判例的法律效力。

  (二)判例集汇编

  从《折狱龟鉴》、《棠阴比事》、《名公书判清明集》等判例集汇编入手,分析统治者对判例效力的认识。

  四、古代法律的判例法对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一)“混合法”的法律发展趋势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在当代中国引入判例法的历史基础和可能性。

  (二)正确处理判例与成文法的关系

  结合中国古代以例破律的弊端,分析如何正确处理判例与成文法的关系。

  五、结语

  

  论文主要参阅文献

  [1]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

  [4] 何勤华:《秦汉时期的判例法研究及其特点》[J].法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20xx.11.24

  [5] 汪世荣:《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国法学,20xx,(1):82-89

  [6] 汪世荣:《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判例判词点评》[J].中国审判,2,(4):76-77

  [7] 武树臣:《“混合法”--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J].政治与法律,1996,(5.):1

  [8] 汤唯:《试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道路》[J].新疆社会科学,1994,(6):63-68

  [9] 姚D:《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内因浅析》[J].历史档案,2,(2):25-31

  [10] 李玉年:《元代法律体系之构建--元代法律组成解析》[J].安徽史学,2,(3):39-43

  [11] 王贵东:《我国古代判例法的特征及其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6):123-124

  [12] 谢天:《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xx,(4):98-100

  [13] 赵玉环:《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及其特征》[J].政法论丛,20xx,(5):86-88

  [14] 吴雪元:《谈我国实施判例制度的条件》[J].法学,1991,(12):21

  研究进程安排(包括提纲、一稿、二稿、定稿起讫时间)

  1、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10.5-2.10.25

  2、完成一稿 2.10.26-2.12.25

  3、完成二稿 2.12.30-2.2.25

  4、完成三稿 2.2.27-2.3.15

  5、完成定稿 2.3.16-2.3.22

本科开题报告 篇9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及意义: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的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谨慎性。然而,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是“决策有用观”,其目的在于向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而不在于向所有者报告受托责任,显然,资产减值会计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从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

  但是,资产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别,因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由于资产减值计提标准存在多重性,企业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在对资产减值进行确认时会选择利于本企业的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可比性等。另外,虽然新准则规定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仍不能完全避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