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实践教学,练就肢体语言表达
陶行知老先生非常重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要注重实践教学,练就肢体语言表达。例如,在教《理发师》一课时,老师问学生:“同学们,平时生活中,我们都理过发,请说说你是怎样理发的?”学生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理发经过。老师又说:“请你们依据生活中的经验,对《理发师》这首歌曲的歌词创作和歌曲表演提几点建议。”学生们七嘴八舌,对歌词提出了许多异议,根据学生的理解,他们到理发店,没见过年纪太大的理发师,所以不应该称为老爷爷;在表演这首歌时,应该加入文明礼貌用语。如“你辛苦了!”“谢谢!”同学们的建议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提出音乐与生活不相符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调整了教学。本节课全班学生参与,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学习兴趣高,而且通过学习还受到了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通过真实情境的表演,由欢迎顾客进门,到整个理发过程,最后送顾客出门,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经过生活情境再现体验音乐,通过音乐感受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整个的音乐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中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音乐课堂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中演唱、演奏、绘画、舞蹈等活动必不可少,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许多学生习惯了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唱歌、表演不再羞涩,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会使用许多打击乐器、能通过音色辨别几种乐器等。俗话说得好:心灵手巧;换言之,手巧必定心灵。音乐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注重实践性教学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之一。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眼界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往的粉笔大都被多媒体替代。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的运用,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把抽象的事务变得直观具体,这大大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大了知识的含量,加深了学生的审美体验。由于现在广大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赢得了广大教师的青睐。我们看到,在各级教学研讨课、优质课中,大有“无多媒体不成课”之势。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决条件。
但是对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不能全部依靠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我们要永远记住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录音机、幻灯片、挂图等传统手段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的教学工具,在适当的时候会比多媒体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中不仅有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还要有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互动。另外,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有些东西是作为“物”的多媒体手段所不可能具有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不可能全按事先的预设进行,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随机应变,教师的范唱、动人的舞蹈、高超的演奏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任何多媒体技术都不能替代的。众所周知,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时代,学校的电化教学设备状况可想而知,不也培养出了令世人瞩目的音乐家了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离开教师而单独存在,更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五、突出听觉教学,课堂动静结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听觉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一门听觉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觉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听的基础上才能对音乐进行审美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把听觉教学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音乐听觉是指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无论是演唱、演奏、视唱,都必须依赖于对音乐的准确听觉判断,必须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缺乏音乐美感,仅仅依靠单纯说教,忽视音乐的整体形象,对音乐知识只是机械地讲解、操练,就会影响音乐的教育功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加强听觉训练不仅是他们学习音乐活动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觉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