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医学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医学人文教育思考论文

  摘要:在我国,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等医学教育以多种学制的形式存在于高教体制中。基于多种学制医学教育的并存,其中作为医学教育价值核心的人文教育在教育者的培养目标、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自我认知和修业年限的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宏观上不同学制之间存在思想观念无变化、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等问题,因此,在学制差异视角下医学人文教育的观念思路、课程体系应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医学人文教育思考论文

  关键词:学制差异;医学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比较研究

  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教育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医学与人类生命健康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在医学中的价值[1]。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逐渐被重视,学科教育和师资队伍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仍然无法针对在校医学生设定统一的人文教育大纲和人文教育目标,其根源是我国医学教育多种学制并存的问题。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医学教育目前现存三、五、六、七、八年等五种学制[2],其中三年制医学类教育还存在专科和中专两种学历培养层次差异[3]。医学教育学制差异的表象背后是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各地区对医学人才需求层次不同,但居民对医疗带来的健康需求以及与医疗相关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等因素却不存在明显差异,更不会因医护人员接受教育层次差异而存在职业道德差异。

  一、医学教育的学制差异与社会需求

  不同层次学制的医学教育相对应的是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与此对应的是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人力资源承载的差异。

  人对生命健康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但地区经济对医药卫生事业投入和居民的医药需求支付能力却存在较大差别,这种社会经济支付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区域的卫生人力资源承载。通过对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和承载力把握,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制层次差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存在。医学教育本应当是精英式的教育,在招生、培养和社会定位上都应当是遵从于精英化的职业目标[4]。现实的人才需求的层次差异是不同层次医学教育并存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社会对不同层次医学毕业生执业能力存有差异的包容性,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执业能力却不存在差异化要求。因此,即使在差异化、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有着几近相似的培养目的———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生。相近的目的,不同的学制和教育理念,这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中应正视学制差异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因而,针对不同学制下医学生选择合适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教育者对学生培养目标心理定位的影响

  培养目标是教育者对培养对象的心理定位最为直观的体现,也是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核心依据。

  不同学制医学教育之间最为表象的差异是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这种定位是社会对医学高等教育要求的具体化实现。如协和八年制临床医学培养目标是“具有满足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足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而同期的厦门医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从事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执业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在总体目标的差异性影响下,医学教育呈现的状态是专科层次为“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长学制则是“本科强化型”课程体系,缺乏结合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将影响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短学制医学教育中尤为明显。教育者对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心理定位也因培养目标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在长学制高层次医学生培养中教育者会强化人文教育,而短学制低层次医学生培养中教育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人文教育。众多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长学制的医学生培养目标中包含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系统的临床知识”,短学制则仅仅包含执业能力的要求,未涉及到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学制差异下教育者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源动力。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