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2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3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为青少年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促使其健康成长应当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同样需要注重体育舞蹈的推广,一方面通过体育舞蹈的推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校园体育舞蹈氛围的构建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相关人员和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好地路径对体育舞蹈进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舞蹈学习和浓郁文化氛围中来,优化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易川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永兵.“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校园集体舞开展现状的调研[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2]焦献策,翟晓玉.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以及在高职院校推广的必要性[J].才智,20xx(34).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3

  [摘要]随着现今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社会各类行业都在积极的开拓发展思路,依托互联网信息及网络技术对产业进行升级,实现跳跃式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自然也是走在时代的前沿,高校在“互联网+”背景影响下,有效的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互渗透结合,使得校园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得以再现和延伸,为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为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从其文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及方式等方面深入探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绿色校园文化;建设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1受社会文化影响

  随着社会上出现的诸多问题,而在网络上又缺乏科学性的解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判断力受到影响,这个时期正是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没有社会阅历,缺乏判断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1.2缺乏校园文化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学府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上没有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从文化建设形式上几乎都一致。那么,现今如何能够突出校园特色、展示与其他学校的不同文化建设之处,我们可通过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去解决校园文化特色、展示等问题。

  1.3当前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与互联网对接的问题

  现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下,各种手机端应用网站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非常热衷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知识,既方便又快捷,同时对于网络的兴趣已经超越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很多学校为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等方面原因,而忽视对校园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

  2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影响下,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已从传统单一文化逐渐呈现出文化的多样式传播。由于,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广泛,使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在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个别网站平台传播的负能量信息,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一些色情、暴力、迷信的垃圾信息中,使其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建设绿色校园文化的意义在于,高校内创建“绿色”的互联网与校园环境,为学生们创造身心健康、言行文明、心态积极向上的绿色文化氛围。同时,师生共同维护这种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大学生在绿色校园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三观”,已抵制外界传播的各种不良思想。

  3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3.1建设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将校园文化建设成积极向上、以人为本、丰富多彩、身心健康、言行文明的.具有高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在高校内营造创新绿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得学生、教师都可以文明上网,促进师生、校园与互联网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3.2建设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方式

  (1)互联网+背景下绿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我们在建设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同时要以人为主体,遵从人的思想,在高校内校园网络平台展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风气。首先,作为高校内教育者在进行正确的言行引导和校园文化宣传的同时,也要提高全体师生从思想上对绿色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认识。其次,我们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方面进行培养,在绿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使其在高校内网络平台上展示精神风采。再次,我们要强化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法律及法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绿色网络环境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从而使得大学生在内心上提高对绿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意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