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要培养教师重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可以将音乐课与游戏结合起来,并尝试打击乐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改进家长观念,促进家园合作
除了教育机构和社会,家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家园联系好了,能更好地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孩子,帮助他们成长。可以在幼儿园平日的家长导读里,贴一些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让家长了解到家庭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花点时间沟通家长,引导家长,真正意义上实现家园合作,是推进幼儿园音乐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摘要】有人认为,教幼儿学音乐就是教他们学一种技能,而在现状来说,这种早期定向的技能传授,不等于就是对幼儿在进行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正确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才能够起到音乐教育的作用,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状况 正确理解 问题 实践
一、对幼儿的心理状况分析
经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习音乐(如:乐器、舞蹈等)的幼儿是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同时又是在缺少愉快心理的学习过程中度过的。由于孩子在幼儿年龄阶段中,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种负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崩溃、疲乏,以致终止学习。为什么听起来美妙无比的音乐,学起来却痛苦不堪?我认为,除了教学体制的原因以外,还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儿童自身心理因素的原因。
学习音乐对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意志力等大有裨益,同时对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美育培养的教育手段,同时要用科学的态度及方法来审视这一教育现象,并找出其自身规律,避免其盲目性。
我们班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幼儿,在父母的强制下,学习乐器、舞蹈,记得有一次,我要黄瑞妮小朋友在班上表演一下她如何在外面上舞蹈课时,她并不是很大方,很情愿,反而有逃避的现象,在我的鼓励下,她也只愿意表演自己最喜欢,平时跳的也较多的小舞蹈,这让我感觉到他并不了解跳舞的意义,也不喜欢学跳舞,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天,我就和她的妈妈交流到了这个问题,从他妈妈那得知,黄瑞妮每个星期要去老师家上两次舞蹈课,可是每次都是含泪上课,因为老师的严格,让他感到害怕。父母的强制,更是让他反感,因此逆反心很重。还有这样一个孩子,她也是一直在家人的强制下学习着电子琴,可是,她奶奶经常说,在家天天为练琴的事和妈妈吵嘴,硬是和妈妈反着来,有时还会大发脾气,而且每次练琴,都只练自己最喜欢的、好听的曲目。这让我感觉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对直接感性认识接受得较为积极,对间接理性认识接受得较为被动,缺少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虽然音乐发出的美妙声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却理性认识居多,这是因为技巧的训练是建立在理论上的。所以孩子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表现得较为主动,而学习音乐理论与技能时却常常表现得较为被动。另外,由于幼儿的心理自我承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绝大多数的主观认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长和老师传授的。所以这个时期儿童心理的成长及任何一个目标的确立,基本上是靠老师、家长、社会等间接经验引导来完成的,是被动的行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他们自己有了判断能力,他就会更正过去老师、家长“赋予”他们的被动选择。因此,我认为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采用具有儿童心理特点的`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还要抓住他们的特长,放矢的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