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技术层面上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我国在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升级,例如先进的加密技术、科学化的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等。在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方面包括数据的加密技术、信息的完整性与鉴别技术、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信息防漏技术以及防抵赖先进技术等。在系统安全方面的技术有系统化的操作日志、先进性的系统安全检测技术、操作系统的预防破坏技术、系统信息有效备份技术以及相关的灾难恢复系统技术等,尤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备份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技术应用中的信息加密主要是保护网络内部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文件口令在传输中可以得到有效保护,确保其不被非法的公开利用。应用中的信息认证主要是通过身份验证,有效验证接收的相关电子文件的数字化签名,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应用中的信息备份与信息恢复主要是避免信息丢失与失真的先进补救措施,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从根本上实现电子档案运营的安全化。
3.促进电子档案管理的软件升级
现阶段,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软件的升级逐渐成为其关键性环节之一,具体来说,电子档案管理在软件上的升级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而另一方面是要具备一定的统一性。软件升级的兼容性主要是指需要将电子档案的管理软件以及其他的基础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充分体现出相互配合的状态,确保其兼容性的发挥。比如,各个系统操作平台相互间的配合等。软件升级的统一性主要是指在软件升级之后,还要具备相对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性体现在系统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尤其是在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单位之间,必须要防止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系统上的差异化,从而在统一性前提下,实现电子档案中各项电子文件的共享性。
4.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的法律及规章制度
电子档案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法律规章制度尚不完善。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电子文件管理的高效和科学,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来支持,其中包括与电子文件和网络的法律制度,网络系统保密、论证和验收要求,以及各种密级电子文件的著录、管理、传输规定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管理制度因素、网络环境因素、物理条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上的安全性以及真实性直接关系到电子档案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强化电子档案的人员建设、从技术层面上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促进电子档案的软件升级以及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等确保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
IT新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数据种类日益增加,规模日益扩大,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档案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也为其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保障信息安全,是当前档案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1 大数据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大数据技术,能对大规模的档案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与处理,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便于档案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
其一,使企业档案管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大数据的技术分析能使档案管理更具人性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档案信息服务质量。大数据分析技术能精准分析信息数据资源,搜索有用信息,并简单方便地获取所需数据。同时,通过档案数据信息的网络共享和系统建设,能加强企业各部门的联系,实现档案信息的系统化和体系化,在档案利用的时候能够精确导出数据信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二,有利于档案信息的管理与使用。企业档案管理并非简单的分类与存储,还需要对档案价值、利用率等进行区分,以优化档案信息调取,满足用户的搜索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大数据技术还能对档案调取时间、地点、使用目的以及被利用情况进行记录,追踪档案信息来源及调用情况,有利于档案信息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