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学论文
17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今高考也特别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中大量的信息题,其考查目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自学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能在自学的活动中培养。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一、“阅读”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方面。阅读能力是自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获取自学能力的钥匙和基础,也是学生今后深造、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彻底改变学生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状况。

  第一阶段,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进行预习和阶段复习时,以精选课文为范例带学生一起阅读。从心理学说,模仿是一种自学效果,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对行动的有效刺激,可以引起同别人相似的同样反映。因此,笔者让学生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地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的习题的联系。这一阶段的训练大约需时一至两周。

  第二阶段,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适应自学的方式,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对后续章节则由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拟定启发学生的自学提纲、小结检查提纲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维特点,把书面引导(阅读提纲)、口头提示和实验启发这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疑问和见解,引导学生议论和总结,甚至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按小结检查提纲提问,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小结巩固学习收获。这一阶段大约需时两个月左右。

  第三阶段,在学生初步养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要求学生写出章节或单元总结,归纳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不再提供启发自学提纲,只是指出应注意之点,鼓励学生边自学边概括,做笔记,全面因材施教,帮助差生转化到一般水平或先进水平,注意一般学生的提高,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力。这一阶段大约需时半年至一年。

  第四阶段,要求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贯彻下列七条原则:(1)寓心理学原则于教学之中;(2)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3)强化动机;(4)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相结合;(5)启、读、练、知相结合;(6)自检和他检相结合;(7)尽量采用变式复习,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信息处理”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习信息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评讲习题时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做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地想一想: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这道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除了这种解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法?这些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最恰当?如果时间允许,每做一道作业题,都要坚持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多动脑筋,把题目钻研得深些。这样从表面上看题目做得少了、做得慢了,但实际上却是做得多了、做得快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在高考试卷中,考查自学能力的主要承担者是信息迁移式题型,以“汲取—组织—分析—运用”为运行机制。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具备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的信息的能力,将试题所给出的`信息与课内学习中所获的知识相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信息的能力。这类题一般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自学,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化学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这类题目陌生度高,有利于公平竞争,能抑制“题海战术”,能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新信息的破译关键在于:信息变化点的寻找。信息迁移题的破译则在于:新信息的辨认与使用,加之牢固的基础知识。在认真剖析新信息、找出变化点、明了新信息贡献基础上,即可以把一个个未知的很高深的知识化为一种模仿。经过训练提高了对新信息的辨认能力,便可预知未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