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在中国经过长期的积淀与蓄势,虽然已经不断发展壮大并初具规模,然而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先天不足,问题多多,需要学术界和纤维艺术家们的关注与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利用动植物纤维制作服饰及装饰品已经很常见,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发展的历史却非常短暂.国内设置纤维艺术专业或开设纤维艺术课程的院校主要是清华美院和中国美院.不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创作思路都非常相似,无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局限了学科的发展.现代纤维艺术应立足于民族文化,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仔细研究材料与技术手段,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这是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3.2 纤维艺术的生存环境不佳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通常情况下对纤维艺术感兴趣的以女性为多,男性则寥寥无几.人们对纤维艺术的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用线编织上.其实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和技法是多元化的,在纤维艺术的材质、技术、空间感的创造方面,男性或许更能打破传统技法的概念.国内的纤维艺术发展以学院为主,只限于专业的学术交流,同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不够,使得了解纤维艺术的人不多.做好纤维艺术的普及,建立良好的社会基础,拓宽纤维艺术的受众面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3.3 纤维艺术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纤维艺术家在中国一直比较少,我国陆续举办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和大赛,如“首届中国壁画大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国地毯图案大赛”等,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只有极少数艺术家能够参加国外的展览,大多数从事纤维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很少能够见到国外纤维艺术实物,更不可能接触国外的同行艺术家的现实.扩大国际影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推动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结语
国内的纤维艺术在短期内有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的差距依然存在,我们需要正视当代纤维文化的瓶颈,抓住机遇,独辟蹊径,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道路,在国际纤维艺术运动中促进国内纤维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