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生活的年代在21世纪,时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我快十八了,早已过了及笄之年,可是我有些迷茫。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时代,在走向成人的道路上,我有些彷徨。我知道你的那双手能带给我力量,给我指明一条道路。因而,我更迫切地想要亲近你、抚摸它。
怀揣着激动、兴奋、紧张,我跨过门槛,我看见了,那双大手,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可是顷刻,一切如泡沫般,幻化消失,只留下匾上的大字“文章留后人,草堂著千秋。”
当我再次睁开眼,窗上已结成了密密的一张网,我的脸颊已布满泪水。
撕去的不仅仅是纸张,而是一年年的辛酸与泪水的记忆——题记
在高中,每一年高考结束后,地面总是会成堆成堆的白花花的纸片,而看着这些高考结束后的考生一个如释重负般的笑容与开朗的笑声,一阵阵撕拉噗啦的声音后,一本本的教科书,一张张印着勾勾叉叉的卷子,如枯叶般的被高三考生们一次次无情地撕碎,撕裂,卷成一团白球往楼外一扔,漫天的“雪花”在夏日中徐徐飘扬,缓缓地落在了地上,不一会“雪花”就砌成了一座座“小雪山”,站在楼上往下望去,霎时也是一个壮观的景象。
而对于撕书这件事情,我并不反对也不站在赞同的立场上。
撕书,对于一个个学生来说恐怕是一件很想干的事。而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在高考前,考生们拿着有一人高的书正紧张地复习,做题,背诵等等。而这些书如同一座大山似的压在他们的身上,令他们喘不过气来。而一套套卷子,一次次模拟考试,一个个勾勾叉叉,一痕痕红色的印记,如同鞭子般的鞭策着他们,被动的往前走。而在高考完后,撕去这些负担,这些“鞭子”,无疑是一种减压的方法,把让他们造成这样学习的“元凶”狠狠的撕去,撒去,丢去。好像这样结束后,就感觉自己根本没有学习过,看过,为它曾努力过。而这疯狂式的应试教育把他们折腾得不像样了,整天就只是学习学习,也正如网友所说的:撕得多疯狂,对书的恨多疯狂。
而撕完书后,有没有想过,这支持着自己走了十多年的信念和付出汗水与泪水,辛苦与不懈的信仰——书,已经没了,心里空荡荡的,难道没有一丝可惜当?当我看着那些撕书的图片时,为那些书也心疼。现在社会是说要节约,要环保。而把书给撕了第一不环保,第二给学校的环卫带来了一些困扰,或许自己撕书撕的很爽,可是背后环卫们要用多长时间来打扫,来清洁这些“压力’——书?难道不能找出更好的办法缓解这些压力么?例如:出去游山玩水。
或许当你撕书的时候,撕去的不只是书,撕去的更是你的汗水与泪水,痛苦与快乐,辛酸与苦涩。
人生的容器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来直去的矩体,可以是大腹便便的球状,可以是美丽曲折的多面体。但是人生的容器来选择你还是你来决定你人生的容器呢?
有的人已被定形,是固体,只能存放在和自己形状一样的容器中。
像三国时期的马谡,他在自己的容器中可以助诸葛亮七擒孟获,等他情非得已跳出了自己的容器,就只能败得一塌糊涂了。结果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忍受不了自己容器的改变,或者说,他不愿意自己的形状也不想改变自己的形状来适应另一种人生的容器,于是他固守陈规,不愿改变,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和马谡一样不愿意改变自己以适应人生容器的还有同时期的一代天骄——周瑜。他大叹“既生瑜,何生亮?”他忍受不了自己的人生容器被生生改变,也接受不了戏剧需要改变以适应自己的容器的事实。于是,他气得吐血,急火攻心而亡!
有的人是液体,于他们而言,无论他们人生的容器是如何奇形怪状,他们都能流淌到容器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整个人生!
李白是典型的液体人物。他入朝则违心地唱出“云想衣裳花想容”,出外则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乐观向上,恣意生活,饮酒赋诗,快哉人生!
李白在朝中力求保持真实自我,不谄不媚,在朝外快意生活,有好酒好肉即是人生最美最快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