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物流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按照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功能类别统计,并没有与物流服务水准联系起来,也没有按顾客类别和销售业务人员类别计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不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采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物流作业成本法(物流ABC)。
按照物流理论,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任务是寻找二者的平衡点。但是,现实中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大可能的。物流部门的任务是满足销售部门提出的物流需求,物流服务水准的决策权掌握在对方手里。这里的问题不是费用的大小,而是上升的这部分物流费用是由于什么原因、哪个部门的责任导致的。物流部门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责任,而引起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来自于单价和数量两个方面。物流部门只能对单价,即单位作业成本负责,而数量责任则应归咎于物流的需求部门。物流部门虽然无权干涉销售部门的决定,但可以通过向销售部门提供详实的成本数据来促使销售部门考虑物流成本。销售部门根据物流部门提供的成本资料,会重新考虑物流服务水准的设定,或是从战略的角度考虑维持现在服务水准,或是出于盈利的考虑降低物流服务水准。
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切入点。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就是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恰当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系统优化是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同时,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
物流管理部门作为直接对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运营负责的部门,应当成为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的主导者。优化物流系统不仅是物流部门自身的工作,还涉及到生产、销售等部门,物流部门在企业的地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系统化工作的质量。从物流部门的角度出发,作为优化物流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应从改善物流作业效率入手,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还要将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生产销售活动连为一体,实现生产、销售和物流一体化,进而实现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系统优化,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范畴中的财务管理,应侧重耗费掉的成本管控。若各个时段的收益稳定,则在预设的目标之下,应当审慎规制这样的成本,才会完成拟定出来的利润指标。多重行业特有的组织架构、管理预设的水准都带有差异;成本控制依托的根本对象,也会凸显出差异。会计成本特有的融汇路径,综合考量多层级的财务管理。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对细分出来的融合机制,妥善予以设定。
一、融合架构下的新颖模式
(一)价值链特有的理论基础
价值链衔接这一视角上,财务管理及平日以内的会计控制,潜藏着不可更替的联系。企业预设的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特有的调研对象,都能促动价值层级的提升。财务管理这一范畴的调研对象,是平日之内的金额流转,包含各时段的筹资及投入、日常规制中的股份调配。依循货币学的本源原理,资金表征着某一价值;资金惯常的运转流程,就表征着价值更替这样的运动。为此,财务管理预设的对象、会计管控特有的这种对象,都被设定成价值运动。现代时段的多样企业,都依托着潜在特性的多边契约。企业投资特有的本源动力,是为企业以内的股东、对应着的债权人,创设更高层级的收益。用户追求特有的产品价值,只有获取这一范畴的认同,才会累积着金额收入。企业范畴内的职员群体,才会获取接续的进展动力。若要促动价值的递增,应当依托财务管控、价值层级内的会计规制。
(二)功能层级内的密切关联
从功能这一视角看,会计成本依循的管控方式,也密切关联着财务规制。例如:制造业特有的金额循环,可分成初始时段的材料购进、产品制备及关联着的加工、接续的产品售卖。原料购进特有的环节,企业要依凭供应过来的订单,进行接续的加工。某规格下的原料购进,应当建构最佳情形下的预算规制。产品制备这一环节,强化班组以内的规制管理,能提升原有的监管成效。后续时段的产品售卖,采纳了规模态势下的订单方式,面对着市场架构中的推广疑难。在这时,财务管控中的营销规制,能缩减耗费掉的营销经费。会计控制特有的滞后属性,决定了单纯依凭这一模式,很难促动管控水准的提升。为此,要借助各时段的财务管理,才会创设最优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