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组织
3.1.4施工管理
①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②人员的管理:
③机械设备的管理:
④材料管理和成本控制:
⑤技术质量管理:
⑥拟采用的新技术应用:
(1)砼二次浇捣技术。
(2)卫生间防渗漏技术,卫生间施工时采用先进施工方法,确保卫生间楼地面不渗漏。
(3)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3.2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
①总的方针是:“四全二优、一确保”,全公司参加、全力以赴、全面保证人力、物力、全面保证材料供应;财力优先、机械设备优先;确保省优工程。
②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劳务大投入,集中调配和补充。
③采用“项目管理法”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行使独立的生产调度,人事安排,内部管理等管理权力。
④技术方面: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⑤工程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奖罚标准。
3.3施工总目标
①质量目标:严格按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确保优良工程。
②工期目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保证进度;确保540天总工期交付使用③安全目标:认真贯彻安全标准,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杜绝重大伤亡和设备事故。
④文明施工目标: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争创“安全文明”工地。
3.4钢筋的焊接板扎技术
①电渣压力焊连接方法:设备选用HSS-500型。施工工艺:将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夹紧于上、下钢筋→采用直接引弧法;引燃电弧后→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在最后断电的同时,快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停歇2分钟→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检查四周焊包是否均匀。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该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弯折,灼伤等焊接缺陷时,宜按表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②绑扎钢筋施工方案:绑扎程序:定位弹线→柱插筋校正→柱筋绑扎→隐蔽验收;梁板钢筋绑扎(先主梁,后次梁,再平板)。钢筋绑扎采用铁丝交叉绑扎。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采用间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全部绑扎。梁、柱的箍筋除设计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对多边形柱应为柱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对圆形柱钢筋飞弯绝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预模板面垂直,当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预模板面夹角不得小于15°。
3.5混凝土的使用情况
混凝土:
(1)承重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二层楼面柱、剪力墙C45;二层-八层柱、剪力墙C40;八层以上柱、剪力墙C35。基础-一层梁板C40,二层以上C30。
(2)承台混凝土采用C40。
(3)地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外墙的混凝土强度鞥及为C40,防水等级均为一级;采用防水密实性混凝土,其设计抗渗等级为S8。
(4)地面消防水池、屋面及其上面的水箱采用密实性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0.6MPa。
(5)构造柱、窗过梁、压顶梁、过梁、栏板等,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5。
(6)基础垫层:100厚用C10素混凝土垫层;300厚用C15毛石混凝土垫层;400厚用300厚块石灌砂振捣密实,再在其上浇捣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工地本阶段的施工重点是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与混凝土工程,各施工组密切配合,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各施工组流水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在施工现场,各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与安排下,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们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实做好各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与各施工组积极交流讨论施工方案,充分保障工地的各项生产安全有序。与此同时我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工地现场通过自己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