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题的产生:
1.明确课题 2.提出假设 3.界定概念 4.筛选变量 5.确定指标 6.产生问题(责任编辑:Lw54点Com)
(三)问题的设计
1.提出问题应注意的方面:选择正确的回答类型 问题切合目的和假设 表达陈述清晰无误 避免问题涉及社会禁忌 问题符合被调查者的水平
2.提出问题应把握的原则:主题明确 通俗易懂 便于处理
(四)答案的设计
1.答案设计的原则:与问题匹配 语言简单易懂 答案无交叉 答案无遗漏
2.答案的类型:开放式答案 半封闭式答案 封闭式答案
(五)问卷的试用与修改
1.问卷的试用: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1)30份至100份试测;(2)10份左右专家和典型被调查者征求意见。
2.问卷的修改
(六)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问卷的发放:尽可能亲自到场发放问卷并指导问卷的填写;委托负责的组织或个人;征得有关组织同意
2.问卷的回收:问卷回收率应达到70%以上,50%是最低要求,低于50%,调查失败
(七)剔除无效问卷
五、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访问法。
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还有通过电话进行的电话访谈。
访谈调查法常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六、行动研究法
行动中研究,研究中行动。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实验研究法
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要素: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一)提出实验假设:实验假设的陈述是:如果A,则B
(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实验操作部分。自变量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实验对象的选择原则、和程序;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与程序;阶段和终级目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验资料的积累要求、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二、实验管理部分。制订以上述内容为核心的实验工作计划,包括组织保证、规章制度、设备筹划、经费使用、时间进程的安排等具体方案 。
2.实验方案的实施
(1)实验组织,实验学校、班级与实验教师,保证其代表性。(2)加强实验进程的控制。(3)有目的、有计划地观测实验效果,经常不断地收集实验资料、数据。(调查 测查 收集现成资料 实验日记 个案资料)(4)阶段性小结,不断进行形成性评
(三)实验成果总结
1.将原始资料、数据归纳整理成易于处理和能够理解的统计图表,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统计检验与统计控制。
2. 对取得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从理论上回答“为何如此”的问题,做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3.将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反映出来,形成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
(四)无关变量的控制
1.对主试的控制;2.对被试的控制;3.对环境的控制;4.对时间的控制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设计要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2.必须提出实验的假设;3.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4.教育实验需要反复进行;5.实验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八、比较研究法
现象在不同时期、地点及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或异类教育现象某种品质、状况的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现象的特殊性,并从中把握教育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
1.纵向比较:同一对象,不同时期。如教师成长、学校、学生发展等
2.横向比较:不同对象,同一标准。如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管理
3.同类比较:同类事物,触类旁通。如教学经验、同类课、同类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