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教学论文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摘 要: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其核心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获取知识,获得成就感,培养能力。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并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倡导探究性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已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生物学中的探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困惑的问题,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并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澄清事实、发现新问题,进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可以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较快发展。
经过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中尝试进行学生探究性学习方面的研究,构建了“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开拓思维—获取资料,引导验证—表达交流,归纳提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给学生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具有衍生性的,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又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情境”。各种“情境”的协同交互作用,就能让整个课堂成为“教学情境”,从而真正活化课堂,有效促 进学生的发展。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个菌落样本,提出问题:
(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吃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为什么?
(2)讨论问题:让学生联系初中知识,讨论人体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要求学生回忆这些途径,分析其特点,最后对人体的三道防线进行归纳。
(3)提出新问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并且通过多种信息来源知道抗体,可直接给出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并以抗体为突破口探讨体液免疫。
提出新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产生抗体的?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自学引导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1)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是怎样的?
(2)如果缺少T细胞,抗体的产生会产生什么影响?
(3)抗体如何与抗原起作用?
(4)在有记忆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如有相同抗原入侵,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有无变化?
二、引导分析,开拓思维
基于学生运用因果联系的理论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因此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要密台阶、小坡度、环环相扣,要通过问题链形成思维链,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抗体的产生过程及与抗原结合,最后消灭抗原,可紧紧围绕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合成离不开细胞,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可知是浆细胞,浆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形成的。进一步引导,是不是B淋巴细胞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呢?实际上B淋巴细胞接受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呈递的信息,只有很少部分B淋巴细胞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同时学生明白了T淋巴细胞的作用。分析过程层层递进,使学生享受了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在血液中抗体与抗原是如何展开“搏斗”,最终消灭抗原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形象的描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