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本科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三言二拍”中女性再婚现象探析
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4]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三言二拍》是我国明代以来流传较广的拟话本小说代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对幸福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本论文拟以探析其中的女性“再婚”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三言二拍》中有别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的新思想,深入探究明代女性的婚姻状况与社会地位,探究再婚现象的类型,进一步探究《三言二拍》反映出的明代婚姻伦理道德观念。
意义:探析《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再婚现象,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中国女性的婚姻生活。通过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全面了解明代社会,认知《三言二拍》中折射的社会现实,为理解和深入把握“三言二拍”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在《三言二拍》中关于女性爱情、婚姻生活方向的研究成果如下:
2005年《聊城大学学报》第3期刊载了赵兴华的《从“三言”“二拍”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一文,对“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追求正常的情欲需求”、“淡泊传统的贞操观念”、“否定‘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年,四川大学杜香串的博硕士论文《试论“三言”、“二拍”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及其意蕴》中,比较好的把“三言”、“二拍”中的女性的爱情、婚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女性爱情、婚姻的研究,认为“三言二拍”中女性的爱情婚姻故事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蕴。
2007年南昌大学曹莉芳的博硕士论文《试论“三言”“二拍”中女性婚变及其意义》中,描写了婚变的范围包括婚姻关系失范,夫妻感情破裂,轻则如有外遇,重则如夫妻离异。论文对“三言二拍”中的所有婚变状况进行了统计,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挖掘它的社会意义。当然女性再婚也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是文中没有专门地深入探讨再婚这一社会现象。
2009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刊载了邓声国的《“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一文,从寻求爱情婚姻自由、挑战封建禁欲、追求女权独立、彰显个人聪明才干、肝胆行侠等五个方面,深入考察分析“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情况。同年,《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9期刊载了刘哲的《“三言二拍”婚恋小说的结构形式》一文,将“三言二拍”中婚恋小说的结构形式分为四类,从单线连缀式、单线镶嵌式、双线平行式和双线交叉式[5] 四个方面探讨结构形式与情节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结构形式与情节模式之间存在着最佳组合。
2010年《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期刊载了刘哲的《论“三言二拍”的婚恋小说》一文,统计了“三言二拍”中婚恋小说的数量,将作品分为终成眷属型、奸淫遭报型、夫妻离合型和难成眷属型四种叙事模式,分析了作品的叙事艺术。
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12期刊载了韩亚楠的《明朝中后期女性婚恋伦理观的嬗变——以“三言”“二拍”为例》一文,分析了“三言二拍”中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青楼歌妓的婚恋观念,并对明朝中后期妇女婚恋观加以阐释,从而得出当时女性追求婚恋自由的合理性以及女性婚恋观念变化的原因。同年,《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刊载了蒋洋洋的《从〈三言二拍〉看明朝女性地位的变化及局限》一文,写了女性形象的变化,阐述了女性角色变化的局限性。
2014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刊载了闫静的《“三言”“二拍”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文,论述了女性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和追求,认为沉睡数千年的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女性认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的“人的价值”,开始关注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李洋的博硕士论文《“三言二拍一型”中的女性再婚现象研究》中,将“三言二拍一型”中的所有女性再婚之前和之后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对女性再婚原因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