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高考冲刺阶段的科学训练论文
摘要:以当前美术高考的学生特点来看,越来越呈现“短平快”的发展方向,很多学生由普通生转变为美术学生,带来了身份与专业要求的转变。若想在短时间内,培养与高考相适应的优才生,采取必要的科学训练手段,将对学生成绩的进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高考 冲刺训练
基于美术高考的学生特点及考试特殊性,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训练手段。
一、应试教育与开阔思路相结合
在美术高考中,考试的方法与内容基本固定,采取相应的专业训练方式,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由于高考冲刺阶段的时间紧,因此只有强调应试教育,才能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针对近年来江苏省美术高考的内容,应让学生反复训练,牢记作画的基本套路。
例如,在素描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较高,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提高技能。江苏省的素描考试方式为:提供一张人物的半身黑白照片,要求学生换个角度进行默写。高考的时间有限,因此如果学生在考试中仍按照临摹——写生——默写的传统方式进行,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考试内容。这样,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牢记人物的手臂、胸部、颈部等主体结构与透视变化,掌握2~3个角度的各部位作画套路。再如,在色彩考查中,江苏省的考试形式是提供一张黑白照面,要求学生进行色彩默写。除了基本的写生训练之外,还应以黑白照片改成彩色为出发点,强调色彩训练,提高学生以推理法改画的能力,加深理解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色彩物体,以及不同质感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固有色变化。通过推理法,学生形成了基本的作画实物变化的影响,无论考试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学生只要通过推理加工,就会画出成功的作品。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反复临摹,参考著名画家的色彩应用能力,包括对笔触的运用、自然色彩的感悟等。通过这种方法,完成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
另外,在应试教育基础上,也应注重教学思路的开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接受更多的美术元素,如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物的表现形式,以提高应试的灵活性。作为老师,也应选择不同风格、不同院校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还可鼓励学生带上相机,走到课堂之外,开展实践,提高对形象的表现能力与色彩的识别能力。
二、注重开展分层教学
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个人理解能力的差异、实际作画水平的不同等,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实际作画水品为出发点,开展分层教学,激励不同层次学生提高信心,增强作画能力。
1.美术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以“八大”美院的标准来衡量,鼓励他们实现美好梦想,考入理想的美术学院。
在“八大”美院中,各自的倾向点和艺术风格有所不同,而对于色彩、素描等必考科目的考试形式、内容、风格等也有所区别。因此,应区别对待学生的指导,参考“八大”美院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充分讲解。对于优秀学生来说,他们基本可以适应这些要求,而还应在平时训练作画的数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以接受理想美院的.检验,顺利通过考试。
2.美术成绩中等的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以各省联考的标准来要求,争取帮助他们考入本科院校的美术专业,实现自己的美术目标。美术中等生在高考中的成绩并不稳定,这主要源于他们作画。在高考冲刺阶段,教师应鼓励他们以优秀学生为榜样,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因此,他们在考高冲刺阶段,必须大幅度的提高成绩、战胜自我,甚至占到优秀学生的行列,以“八大美院”为目标。这些中等水平的学生,如果在备考过程中的状态不佳,很可能连入读本科院校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教师应提醒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考试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努力,才能实现更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