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疑导入:给学生展示图片腐烂的肉中有许多蛆虫。提出问题:看到这些蛆虫,你想了解什么?
(2)让学生大胆猜想:蛆虫是怎么生成的?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4)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把两块等重的牛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一致的玻璃碗内,一只碗口裸露,一只盖上纱布。
(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实验成功,还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设计关注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设计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身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充分的运用。
二、认识生物知识,感受学科魅力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用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穷魅力,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所不在,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生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比如在学习《神奇的微生物》时,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1)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究竟神奇在哪里?让学生在家中做食物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可选馒头片、土豆等。
(2)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心得,运用已掌握的微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感受微生物的广泛性。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应用实验,如自制馒头、自制酸菜等,感受微生物的神奇。
(4)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如此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探究知识,并学会了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步入了学有所用,用有所获的良好状态,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发展、认识生物知识感受学科魅力几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抛砖引玉,吸引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实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本教学理念的策略。为了培养出能够会学、善用生物知识的新时代的初中学生而付出努力。
摘要:初中是学生智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养成的关键时期,授课教师只有贯彻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错误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下文中笔者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刻阐述在新时期、新阶段、新时代背景下的应实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新课改;生物;教学
我国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二十世纪初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在中小学义务教学阶段认真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和运用。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这说明有些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之前并没有搞清楚初中教师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生物知识,或者某些初中教师对某些知识也不甚了解;其次,初中生物知识教学存在着随意性。在教学目标中,无论是对知识讲解的范围,还是讲述的方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和规定,这就会导致在教学中,教师不再认真的去研究初中生物知识,只是随意的去讲解一下,教师了解的就讲的详细,教师本身不清楚的就一笔带过;最后,初中生物知识教学存在着走向形式化的趋势。面对着中考巨大的学习压力以及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得生物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越来越变得不那么重要,学生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参与教学的环节,这就影响了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一种转变。
2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的僵化:在初中的生物学习中,学校和老师大多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方式,教学模式非常僵硬和传统,在生物课堂上广泛出现了“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不仅如此,初中学生承担的压力很大,这样僵化的学习模式会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长远来看,生物老师在生物课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下降,如果无法培养学生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今后激烈的社会中必然会遭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