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行政管理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3层体系架构下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论文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公务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自动化办公,部门以开放的姿态,结合现代社会的科技趋势改进工作方式[1].电子政务利用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络,将不同部门之间相关联的功能整合在一起,能同时显示给公民,通过网络完成大部分办事项目,很多政府部门的办公事务是没必要在指定的时间段到指定的点完成的,同一个事项需要到不同的部门,这样的情况给广大公民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相关的部门带来了很多需要相互协调的工作压力。电子政务的出现解决了地点和时间段的限制,政府部门功能的整合,为公民提供了高效,简洁的服务[2].

3层体系架构下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论文

  1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1.1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和优势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一个高效的政府办公模式,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良好的基础网络设施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可以使得政府部门的办公事项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办公过程中节省了纸质资料的整理,政府部门和公民通过网络连接,免去场地的大范围需要,无需排队等待,建设这样的政府事务管理平台,已经是现代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

  电子政务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得益于良好的基础网络服务,面对市场化的.需求,政府也在不断优化和改善各级职能部门的事务,使得公民事务的简洁性达到最优,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更加及时,详细和透明,政府的服务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变,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同时增加了政府的公信力。

  电子政务的实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政府部门的勤政廉政建设任务艰巨,电子政务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办公模式,实现"不敢懒,不能懒"的新常态。

  1.2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发展的主线分为3个主要阶段[4]:20世纪80年代的政府和事业单位内部的办公自动化,90年代的政府部门的电子化工程,2001年以后的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纵向政务业务管理和横向行政管理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基础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信息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政府部门联网的输入输出设备,软件包括公民使用客户端软件,浏览器和政府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软件,通过这个系统,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虚拟面对面的交流,完成沟通,信息上报填写,获取资料,共享政府信息的基本功能。

  最终目标,是建成以"三网一库"[5](政务内网平台,政务专网平台,政务外网平台和政府信息资源库)为基本架构的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现代化政府所应该具有的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将以此平台为基础实现。

  借助此平台,政府更加高效、高质地为公民服务,使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政府既能掌控宏观调控,又能微观分析,使得政府服务细致化和个性化。

  2基于MVC模式和B/S架构下的J2EE技术的3层体系架构的电子政务系统

  2.1MVC模式和B/S模式

  电子政务系统是利用B/S模式[6]和MVC[7]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建设的。MVC由3个部分组成,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设计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地减少代码的重复率,具有更好地分层结构,提高开发效率和易移植性,同时规范了数据的表达方式,使得一式多用。MVC的功能表示如图1所示。

  电子政务系统之所以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架构进行设计,因其可以借助现有浏览器架构,升级只需在服务器端进行,无需专门开发客户端程序,节省了开发时间,使用符合互联网标准的各种类型的浏览器即可。学习和应用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用户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具备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技能即可,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基于互联网传输协议,能够进行很好的联网,稳定、安全。

  B/S体系结构的使用简便,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电脑技术不够普及的乡村,也能够得到较快的普及应用,只要用户掌握简单的浏览器,只需一台能上网、有浏览器的计算机即可,对场地没有苛刻的要求,利用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和办公的目标。但是随着客户端的要求降低,服务器端的要求相对提高,大量的客户端同时访问,给B/S结构服务器造成很大的压力,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备用服务器是必不可少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