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摘要: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项目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环节,是一项贯通管理过程及施工组织的工程。实行项目成本管理,能有效消除市场的压价现象,利于企业创造品牌。本文笔者出于动态控制考虑,认真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探讨建筑企业取得最高效益的过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前言
目前,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项目成本管理是我国建筑行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之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积累财力、物力及人力的必然之路。但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对此,为使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应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既将建筑项目作为管理的对象,在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础上,依照合同以及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规律,对企业的资源及生产要素进行规划、组织及控制,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全过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即为项目目标,建筑项目管理的内容为“一协调、二管理、三控制”,即协调组织、管理信息及合同、控制进度、质量及费用等。至于项目管理的特点主要有: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即为建筑施工企业。设计与建设单位均不执行项目管理。其次,建筑项目的管理对象,即为建筑项目。建筑项目管理,就是将特殊的商品及活动在市场上进行特殊交易的管理,其的艰难性及复杂性均是其它的生产管理无法比较的。最后,建筑项目的管理应加强深化组织的协调工作。
3.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缺失问题
3.1各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筑企业未贯彻落实项目施工中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分工不合理,以及未进行施工前的预算,出现再算或边做边算的情况较多,造成完工后清理盈亏计算时不知其问题的原因所在。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经验有限,失去在强化责任制以及目标成本的分解时合同意识薄弱。此外,各阶层的管理沟通不齐全,出现不愿或者故意拖延的情况。人员的流动频繁,工作不连贯,跟不上进度,加上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未完善相关手续等,造成工款难以收回。
3.2成本管理的概念不明确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中,各部门的责任不清晰,企业规定项目管理部门应先预算后实施,但通常是边施工边预算。项目管理部门的预算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合同、财务、统计及材料等部门工作偏离,或是仅预算无核算等, 大多数的项目经济未能得到进行分析,没有提出相应的节超对策及建议,因此,项目盈亏虽能在结算上得到反映, 但其的原因仍未分清。部分管理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成本管理的意识薄弱,严重缺乏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及合同观念等。
3.3各部门的责任未能贯彻落实
建筑企业未形成完整的权、责及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在现今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模式中,项目成本管理的所有流程仍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比如,预算部门中的成本预测及计划职能,或者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职能等,这些部门各自为政,责任及权利未能明确划分,使其遇到成本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时,易于形成人人均有权利及义务管理的局面。各职能部门的责任难以贯彻落实。因此,针对上述多种现状进行分析,对此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序进行。
4.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对策
4.1建立规范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应建立统一、规范的责、权、利相并存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该体制是在规范、统一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指导下形成。施工项目的经理部门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体,其是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独立实体。而项目成本管理的主体则是工程项目的全体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因此,对于各部门以及各员工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均应明确划分,给予一定的权力,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职能。贯彻落实各个阶层,逐级负责,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形成责、权、利并存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