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
国内加油站发生的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卸油时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尽管我国明确各个加油站在现场卸油中应进行密闭卸油,但仍有一些加油站在实际卸油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且在卸油过程中未设置专人进行监管,使得卸油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有的加油站在实际加油过程中为方便,使用一些塑料桶来装油,最终导致出现静电而发生严重的事故[3].另外,还有一些加油站为了能够增加经济效益,没有对进出加油站的人员和有关车辆实施管控,甚至有些车主自行进行加油,这些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给加油站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3、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特点
3.1具有突发性特点
因为加油站内的车流量较大,而且不少车主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虽然工作人员经常会及时提醒其重视加油站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但许多车主却不配合,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加油站处于户外环境存在很多突发情况和不确定因素,极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3.2具有隐蔽性特点
汽油和柴油在加油站里很容易出现挥发,其性质极不稳定,尤其是在卸载油品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加之在卸载时油品浓度难以观察,若操作不当,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
4、优化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策略
4.1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想保证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应提高单位领导以及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充分了解到安全管理对保证加油站安全运营的重要作用,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工作人员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安全理念,从而自觉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履行好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4.2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
加油站管理人员可通过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加油站进行责任细化,并明确各岗位的分工,每个员工负责特定的工作,每项工作都要进行标准化操作。若是出现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出原因,并查明是否是操作者出现的过失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另外,加油站实施安全管理时,应要求全体员工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关的内部安全管理监管体制,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各部门应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对具有较强安全意识并负责任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因忽视加油站安全管理问题而导致隐患的人员给予严厉处罚。此外,要想优化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模式,还应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以及工作证等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4.3规范加油站硬件设施建设标准
为防止一些不完全的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加油站不仅要规范加油站硬件设施建设符合相关的标准,而且还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例如,当油品液位过高时,可设置一些报警系统或者加装可燃气体进行报警等方式,保证加油站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另外,还要对加油站实施全天候的动态监控,若是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及时报警,从而为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4.4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于加油站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所以,应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仅要对现阶段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让他们掌握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而满足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且还应组建专业的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团队,从而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加油站自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属于火灾高危场所,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从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入手,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加油站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并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确保加油站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