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就是要把人力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每一位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做出更大的业绩提供机会。在制定人事制度时,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在坚持政策原则和不伤害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员工注重公平、追求平等的愿望。事业单位领导管理层应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工作中贯彻公平、公正的管理思想。要彻底放弃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宜的传统观念,尽快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体现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之中。首先,人本管理要求转变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视为成本的观念,不能把人仅看作是完成组织目标、按部就班地履行规章制度所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的附属工具。根据组织和员工的需要,有计划进行开发,充分发挥公共部门员工的创造力与潜能。其次,要尊重公共部门员工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发挥才能创造条件。再次,积极授权。公共部门应允许员工更多地参与决策。提高普通员工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形成积极参与管理的行政文化。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员工评价考核机制。如前所述,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因此,通过实施定量评估能够正确评价员工工作业绩,大大提高了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建立定量评估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构成了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中重要内容。定量评估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每个岗位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工作职责、岗位条件、工作评价等;其次,根据岗位说明对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德、能、勤、绩、廉”进行量化考核;第三,将“德、能、勤、绩、廉”每一个方面进行详细分解,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第四,确定不同行政职务的分值标准,即将所有指标按照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普通员工设定标准分值。设定总分100 分,若定量分数低于60 分的人员将被淘汰或待岗。这种评估方法能够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得到一个较为公正和客观的绩效评价,并实现了岗位人员的优化配置。
深化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改革。绩效管理是职工奖惩、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的依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能更好的执行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通过借鉴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成功经验,经过修正和调整后,将其应用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当中,以便能更好的为实现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服务。
实践证明,绩效管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意义上都远远超出了以前人们常说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仅是对职工工作结果的考核,是相对孤立的、静态的和平面的;而绩效管理则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强调对整个人才使用过程的监控,是组织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2.3 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越来越多地将市场的法则和机制引入到人事管理活动中,强调人才的竞争和发展”。具体说来,一是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要体现出实际的工作成绩、工龄等因素对待遇的影响,发挥待遇的激励作用。二是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改革传统的绩效评估手段,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估手段科学化,并且要实现绩效评估结果与实际待遇和晋升机制的切实挂钩,发挥绩效评估和晋升的激励作用。三是打破工作终身制,逐渐实行竞争淘汰机制。目前,事业单位内大范围的工作终身制使相当一部分人危机感和责任感不强,只有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才能激发公职人员的危机意识,提高工作激情,以达到竞争激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