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旅游企业在积极参与“互联网+”的变革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旅游信息化素质和熟练的旅游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训指导教材匮乏等问题,并对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改革;实践教学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800亿元,同比增长27%。[1]《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产率约20%。传统的旅游企业在积极参与“互联网+”的变革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旅游信息化素质和熟练的旅游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笔者通过根据多年的课程教学经验,从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确立、体系构建、教材开发等多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
1、课程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旅游电子商务课程较多只是顺应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下增加了该课程。对于课程开设的目标和实践中应具备的技能没有明确的定位,提出了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既要懂得技术型网站建设维护又要懂得商务经营;既要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又掌握旅游市场运作。这样的表述是含糊不清的,也没有随着电子商务实践的日新月异的变革,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强调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技能。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混乱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因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一门交叉性的课程,缺乏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一是将原有旅游专业相关课程进行修改加入电子商务相关知识,或者是将旅游管理课程、计算机课程和电子商务课程进行组合。实践环节紧密围绕理论知识模块进行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依照知识模块就容易把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模块、网络技术实践模块和旅行社、酒店管理软件操作模块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构成。
3、《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训指导教材开发落后
笔者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 等中国较大的在线书城上,通过输入“旅游电子商务”和“实训”两个关键词,进行模糊查找,截止2015年8月底,仅搜索到1本有关旅游电子商务实训的教材。又通过网络搜索查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资源共享课程或精品课程网站,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也少有编写实践教学的指导教材。
4、课程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支持
高职高专层次的旅游电子商务运用需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旅游电子商务实训的实现离不开实训室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开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着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为主 “空洞说教太多”、“教学形式单一”,很多学校没有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更缺少旅游电子商务软件实训平台,即使有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学校,仅仅将浏览旅游信息网页作为教学内容,甚至有的学校将学生放在电子商务实验室上网“不闻不问”造成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5、实践环节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差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实践环节教学指导能力薄弱。开设该课程的教师主要从电子商务、计算机、旅游管理等专业教师引入,而这些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学术研究型高校,与新兴的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接触较少,对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际情况了解不多,真正具有懂得网络技术,又懂得旅游行业的复合型教师是严重匮乏,根本不能胜任旅游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