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管理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开发与生态旅游论文

  摘 要:文章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为例,分析草原旅游景区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感和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隐患的问题,提出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建立高品质的旅游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落实草原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开发与生态旅游论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开发对策

  1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开发现状

  1.1 基本概况。希拉穆仁草原(图片)俗称“召河”,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草原旅游景区,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部,海拔1700米,是典型的高原草场,夏秋两季一望无际的绿色,让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希拉穆仁草原上的普会寺,当地人称召河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寺院是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而兴建的避暑行宫,它是草原上众多庙宇殿堂古迹之一。

  1.2 草原旅游活动。在希拉穆仁草原,每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那达慕活动,主要包括赛马、摔跤和射箭项目,在这里,游客既可以看到勇敢剽悍的草原健儿的精湛表演,也可以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一抒豪情;也可以参加祭“敖包式”这样隆重的仪式,体验蒙古包人们自然崇拜;还可以在民族剧院中观赏大型的草原民族舞剧《敖包相会》。舞剧以蒙古族音乐、舞蹈为主要形态,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独特的草原风情和蒙古族文化,气势恢宏,情节感人,反响热烈。

  1.3 旅游客源分析。内蒙古幅员辽阔,草原旅游景点布局分散,季节性强,基础设施和宣传力度不足,到单一景点或两个及两个以上景点之间都属于长距离活动。每年的7、8、9三个月为旅游的旺季,这期间游客数量大,但近些年来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发,严重影响草原旅游景区的形象,致使本地游客居多,外地和国外游客数量较少。

  2 旅游活动对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草原生态结构单一,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气候干燥,降雨量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这个时期是植被生长的旺盛时期,也是草原旅游旺季,过多的人类活动会打破原有生态结构稳定性。为应对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规模在扩大,旅游活动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使得旅游活动对草原周围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

  2.1 对植被的影响。长期的旅游活动使得原有的植被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旅游活动长期的践踏使得植被受伤,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被生长缓慢,旅游活动负荷的增加导致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植物的高度降低、植物的生长受阻、植物的多样性降低。

  2.2 对土壤的影响。游客的踩踏使得土壤变硬,土壤的透气性变差,水分的渗透作用减弱,地表的径流量增大,最终导致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导致植物生长所需营养供给受阻,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草原沙化。

  2.3 废弃物污染。草原旅游季的到来一方面给当地带来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兴盛使得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激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生活用品废弃物增加,严重污染环境。而旅游活动的增加必然伴随着通行工具的发展,车辆尾气等的排放同样会加剧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3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对策

  3.1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希拉穆仁草原该景区基础设施健全程度低,运营管理困难、成本高,活动内容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我恢复能力不足。而旅游项目和其他草原旅游区相比差异性小,没有独特之处,不外乎为看草原、吃手把羊肉、看民族歌舞表演……这只满足旅游开发活动的基本要素,缺乏深度。在这一点上显然是没有认识到游客的多方面需求,导致游客选择性大,可就近选择草原旅游区进行观光旅游,而游客来该景区旅游后重游率低;也没有认识到旅游业的多方面发展性,与其他行业协同发展,互利共生。

  3.2 希拉穆仁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环境作为客体,人作为主体,我们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要平实地对待当下、诚实地对待他人、谦卑地对待环境,生态旅游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高品质生活体验。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