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元素在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深受人们的青睐。本文分析了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创意元素在南京文化旅游开发中运用的四种模式,为南京文化旅游深度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创意;文化旅游;模式;南京
1创意和创意旅游
“创意”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的解释为“指新颖独特的见解或意境”。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来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特征,创意的主体是个人,创意是一切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1]。创意旅游这一概念是由格雷理查德(GreyRichards)和克里斯宾雷蒙德(CrispinRay-mond)在2000年提出的。创意旅游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的、可直接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的艺术、传统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并与当地居民相互交流,在生活中体验文化。通俗地讲其基本含义是:一种以创意思维意识为前提,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2]。创意旅游不是“创意”与“旅游”的简单融合,创意旅游是旅游业的纵深延伸拓展,它不仅包含体验性的旅游形式,而且包含着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互助的动态创意过程。其主要包含3个内容:第一,不局限于简单的观光层面的有创造思维游客,进行深度的参与性体验的旅行。第二,游客在旅行时通过独自从事探索潜能的某一个特定活动开发技能从而提升幸福感。第三,直接参与以被动和互动形式表现的诸如建筑、电影、时尚、设计等“创意产业旅游”。
2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2.1种类齐全,内涵丰富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种类齐全,可塑性强。最新摸排的南京市及下辖区县旅游资源共有668处,其中文化旅游资源有574处,占总资源的86%。从资源的属性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遗址遗迹类、建筑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其中遗址遗迹类里面包含2个亚类,代表性景点有:汤山猿人洞,天妃宫、总统府、南京城垣与中华门城堡、静海寺、阅江楼、观音阁等;建筑设施类主要包括7个亚类,代表性景点:栖霞寺、灵谷寺、阳山碑材、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夫子庙徽派建筑、王谢古居、甘熙故居、南京奥林体育馆等;旅游商品类主要有夫子庙“秦淮八绝”、盐水鸭、雨花石等;人文活动类主要包括4个亚类,主要有“南京十怪”、秦淮彩灯、云锦、老南京寒衣节、婚俗嫁娶节庆等本地习俗。总体来讲,南京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文化底蕴丰厚,知名度高,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市场前景广阔,旅游价值高。
2.2主题众多,缺乏整合规划
目前在南京文化旅游市场上旅游活动主题众多,比如有六朝怀古游、明朝胜迹游、郑和遗踪游、秦淮风情游、宗教文化游、科教休学游、红色文化游、乡村文化游、节庆活动游等等,名目繁多,规划不一,主题特色不够突出,地方文化挖掘不深,没有形成合理统一的资源规划,难以达到规模优势,许多优势资源利用较好,知名度低的资源利用率较低,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引导,文化主题多而不精。诸如前几年比较火爆的红色文化游,市场上很多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静海寺、中山陵、总统府等几个景点随意排列组合串联在一起,乘着红色文化的东风叫卖,文化脉络不够清晰,因为很难塑造出特色清晰的文化旅游线路;还有前几年比较受欢迎的乡村文化旅游,同样是将南京周边郊外一些村庄小镇串联在一起,打着乡村文化旅游的旗号,走着老套路吃农家饭玩农家乐住农家小院,对于地域文化没有深入发掘,文化旅游主题不清,缺乏卖点,所以这些主题线路很快没落,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