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我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我国运动员心理疲劳原因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我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有关因素,以及探索运动员心境状态与心理疲劳的关系。希望通过研究引起教练及运动员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重视,了解并掌握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相关因素,帮助我国运动员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比赛。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心境状态量表》对10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运动员年龄、专业运动年限与运动员心理疲劳情况呈现正相关性(r=0.529;r=0.323);运动员心境状态各因素与运动员心理疲劳三个维度也呈现正相关性,且情绪纷乱总分可以有效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R2=0.319)。结论:运动员年龄、专业年限等因素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影响,运动心境状态与心理疲劳具有相关性并且可以有效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情况。

  关键词:运动疲劳;心理健康;运动员;心境状态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1].有人将心理疲劳定义为: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2].前人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由于运动员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过度消耗,对运动员的情绪,认知,动力,生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3],从而导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无法取得应有的成绩,继而在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中退缩。因此,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心理疲劳的相关性因素,国外已经进行了比较成熟的研究,而我国体育制度和背景与国外不同,这导致他们的运动背景和运动员心境状况比较特殊。因此,导致我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原因可能与国外不同,需要进行探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江苏省各项运动训练的运动员共102名。江苏省运动队作为国内较老资格的专业队伍,其蹦床队、网球队、艺术体操队、击剑队等运动员多次在国际上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整体素质能体现我国运动员的基本运动水平,具有代表性。具体项目包括蹦床、网球、艺术体操、击剑、体操、花游、跳水、羽毛球。其中男运动员34名,女运动员68名。运动级别为健将运动员46名,一级运动员29名,二级运动员27名。年龄在14岁~29岁,专业运动年限1年~22年。

  1.2研究方法

  1.2.1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运动员心理疲劳情况使用《运动员疲劳问卷》(AthleteBurnoutQues-tionnaire,ABQ)来评定。它是Readeke和Smith[4]在2001年研制的,分成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和运动负评价3个维度,一共15个题目,要求运动员在5个等级上评价自己的情况,每个维度的分值越高说明该运动员疲劳程度越高。

  1.2.2心境状态量表。心境状态(POMS,profilemoodstates)的测量采用由格罗夫1992年发表的简式POMS问卷来评定。它包括7个分量表(紧张、压抑、愤怒、精力、疲劳、慌乱和自尊感)。每一分量表分别包括若干个形容词,属各分量表的词目混合排列。每一项的回答有5等分数,要求被试根据一周来的心境,在这些描述心境的形容词上选择一种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相应等级,每个分量表的分值越高说明该运动员此种心境越明显[5].

  1.2.3施测与数据处理。本次问卷由专门培训过的研究人员亲自组织测试,运动员在教练员或管理人员的配合协同下进行团体施测,施测后问卷当场回收。问卷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偏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2研究结果

  2.1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将102名运动员的运动疲劳问卷三个维度进行描述统计。由表2可见,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较轻,从各维度上来看成就感降低的因子的得分最高,情绪/体力耗竭因子得分最低,运动负评价因子得分居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6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