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地产广告的创作文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行业间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为了能使自己的企业在市场内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取利润使企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开发商纷纷开始意识到房地产广告的重要性。本篇文章从房地产广告的发展趋势入手,阐述了房地产广告中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广告的创作、投放及房展会,并结合具体项目案例的实际运用予以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广告;创作;投放;房展会
一、引言
跨入21世纪,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递增,同时给房地产广告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在广告领域里房地产广告与一般产品广告大不相同,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质,广告所要表现和传达的内容较为复杂,如:地段、交通、景观、建筑、户型、配套、物业,等等。通过对房地产广告的创作研究对当下房地产广告的规范、发展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房地产广告存在的问题
(一)把销售作为终极目标,忽视营销营销有别与一般的销售。房地产营销首先要了解购房者的需求,其次要根据购房者的需求造房,然后才是通过广告策划制订出可行的广告,利用大众传媒向特定的购房者“广而告之”,最后完成销售。
(二)缺乏独特性、原创性
房地产广告追风现象日趋严重,没有深刻扎实的内容,一会儿欧陆风情,一会儿绿色社区,时而洋房别墅,时而都市田园,时而豪华公寓,没有独特的个性,更别谈品牌魅力了。房地产行业有句经典名言“:location,location,location”(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即说位置决定一切,所以房地产广告对位置卓越、交通便利这一类说辞情有独钟。到处是“市中心纯正精英生活“”城市中央生活区”,等等“,房子可以复制,地段不能COPY!”之类的广告语更是随处可见。“地铁上盖物业”也就成了许多城市房地产项目的卖点。但是过多的雷同炒卖是否能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呢?这也许是房地产广告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虚假浮夸,炫富盛行,煽情的广告文案泛滥很多楼盘广告中打出“意大利雕塑庄园”“高尔夫公园“”好莱坞贝弗利山庄“”巴黎卢浮宫”等概念。还有些楼盘直接以“洋名字”打广告,如“柏林”“德国”“莱茵”“加州“”英格兰”等。基本没有本土文化的背景支撑,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际性的收益。“尊崇豪宅,只给少数人享受”“千万人生活的土地,只为百位不凡者缔造……”等过度渲染,加剧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
三、房地产广告的创作策略
(一)进行客户定位做广告前,开发商要对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做定位。
一条好的房产广告首先要求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睛,广告上就应该清楚地告诉它的目标消费群,我们的房子就是为你建的,这样才能建立最好沟通点。
房产广告的针对性非常强,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我们的房子,均价是8000元/平方米,我们以30~40岁的中高收入者为自己的目标受众,在一家报纸中,可能会有20%~30%的读者是中高收入阶层,在这些人当中,还可能会有70%的人是30~40岁之间的成功人士,这样就有14%到21%的人基本符合我的楼盘,在这部分人当中,要买房的也许有50%,这样算下来,一家非常好的报纸,也只有7%~10%左右的读者是我的目标消费群。
(二)设计广告眼
房屋广告首先应该告诉购房者,买这样的房子能有什么好处,这也就是专业人士所说的广告眼。对于竞争激烈、市场发育程度高的楼市而言,发展商卖的不仅是房子,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广告中就要传递出物业所提供的配套设施以及业主入住后所能体验的生活境况,这种生活境况对置业者来说意义重大。
好的广告就应该做到有鼻子有眼,比如,百花园地处百花村,索性就以“百花争艳春色满园”为广告眼,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房子越卖越火。长安花园的销售情况也不错,开盘仅三个月的时候,就创造了60%的销售率,它的精品小高层以新城南新生活新家园为主题,抓住了其目标消费群的购买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