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
论题离不开判断,论题必须用有准确含义的概念表达,否则论题则流于空泛。论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是护理论文选题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有的作者认为论题广内容就多,就有东西可写,实际上论题大写作难度也大,面面俱到常常是面面俱不到、不深刻。还有的论题用词不准确,造成概念含糊,经不住推敲。
比如有一篇题为《高原地区新生儿的护理体会》的论文。文中提出“高原地区新生儿”的问题实在太笼统了,新生儿是病理状态还是正常的新生儿?产妇是世居高原还是移居高原?如果是病理新生儿,是哪方面的护理?如果是正常新生儿,护理的新意又从哪方面来表达呢?这种问题实在不能作为一篇论文的论题。
有一篇论文,题目是《例普外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调查》。作者谈的是调查普通外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但是由于普通外科的含义广泛而使论题失去意义。作者调查的病人有乳腺癌、直肠癌、贲门癌、胃癌、胆囊炎、甲状腺疾病、阑尾炎、大隐静脉曲张等。这些疾病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没有共同点。另外,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是疾病的初期还是末期,以及病人有无其他并发症等一概而论,说服力差。这个论题缺乏对普外病人内涵的限定,而使论题栅念模糊。
(二)选题缺乏学术意义
学术性是对论题的限定之一。护理论文基本作者和读者群是护理人员,这就决定了在学科范围内进行的传播交流的热点问题应是学术问题。一些有关政策法规内容不适宜作为学术论题出现。
比如《试论护理职称晋升中的不正之风》一文,其中所谈的不正之风虽发生在护理队伍中,但究其根源是体制和主管部门管理上的问题。这类问题,很难从护理学术特性上层拜讨论。如果作者能提出职称晋升中如何进行量化管理,可能还有一定意义。
还有一篇《警惕药液在稀释过程中丢失》。文章所论是由于临床有些护理人员在抽吸安瓿或瓶装药液时整理,因药液黏稠或粉末未完全溶解未抽尽药液的问题而提出的。为此,作者对残余药液作了测定,分析了原因,提出要加强责任心,保证抽尽药液。这个问题道理浅显,没有复杂的学术、技术问题,只需加强工作责任心就可解决,而作为长篇论文的题实难深入。
(三)论点缺乏高度
论文的高度是先进性的表现,论点有高度才可能有较广的覆盖面。论文不是自娱自自乐的作品,论文是为了传播推广观点、主张而作,如果论点没有高度,就没有超前性,没有传播的价值了。
我曾经看过寻篇题为《关于延长手术室备用无菌物品惺存期限的研究》的论文。作者认为手术室内备用无菌物品超过规定消毒一周期限后,采用高压灭菌的方法再消毒对器械等损伤较大,因此提出延长消毒期限的观点。做法是将原器械柜改造成密闭良好的熏蒸柜整理,下设一层放置过氧乙酸药液,持续熏蒸无菌包。经过实验研究,得出无菌物品可保持12周。这种做法虽然减少了高压灭菌造成的损害,但却增加了更换器械柜、过氧乙酸熏蒸等基础改造的工作量,以及药液的损耗。这种做法往往得不偿失,很难被认可。
(四)论点不当,论点陈旧,重复已知公论
科学的真谛在于创新。没有新意,则称之为论文。有的护理论文的论题尚有论价值,但论点陈旧,或重复他人已经论的观点,或与教材等公论没有差异,读后人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说,一个论题可以多方面反复论证,那么一个论点切不可复使用。
比如有一篇论文,名为《急性心肌梗死人的紧急处理及管理》。此文除了选题过外,文章所列举的处理步骤及方法与教材无两样。全文看不到病人的情况,只是按常逐点列出应该如何做,看不出作者采取了些处理措施,哪些护理内容是与本组病例关的,更看不出护理效果。如果将“临床资料一部分删去,就是一篇”照搬“的心肌梗死人的护理常规或教材。
(五)论点缺乏实用性
护理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论点必须有实用性,才更值得推广。有的论点可能在情理之中,但缺乏实用价值。例如有一作者对护士手污染问题进行研究。作者对护士左手、右手作了对照研究,提出右手污染重于左手的论点。这个论点实用性很差,用一只手操作或只清洗一只手的做法不符合一般人的操作习惯。虽然研究结果是真实的,但几乎没有现实的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