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熟悉的生活内容开始进行阶梯性的训练
平时我们看到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总是话题多多,绘声绘色。但与之矛盾的是,习作课上他们却常常眉头紧锁,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最后不得不应付作业,以凑够字数了事。一线的教师都碰到过的疑惑是:学生缺乏的不是生活素材,遣词造句也不是主要的问题,但是习作训练方法的单一、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已经让学生望而生畏了。这就告诉我们,训练内容缺乏阶梯性与系列性,从而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及表情达意的准确性,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阶梯性习作训练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人、事、景、物开始,让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熟悉的人可写父母,写身边的小伙伴;熟悉的事可写同学的情谊,写父母的关爱;熟悉的景可写学校的景,居住街道、小区、城市及公园的景;熟悉的物可写身边的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根据小学阶段主要习作内容为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特点,进行阶段性训练的统筹设计。如同样是写父母,一年级学生写父母时,写出对父母的整体印象即可(如工作,爱与不爱自己等);二年级学生写父母,写出他们不同方面对自己的关爱的句子即可;三年级学生写父母,则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写……
因此,小学作文训练可遵循序列化训练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稳步提高,在阶梯化训练的设计中考虑到学段、学年、学期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有序的训练下渐次提高作文素质。
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熟悉的生活内容也不是完全封闭的,如出现“5·12四川大地震”,出现“小月月”事件,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流畅的、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为生活感动,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点滴用文字表达出来,激发学生以日记等多种方式积累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从“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困惑中走出来。学生只有提炼更具价值的写作内容,才能写出情感真挚、文质兼美的习作。
三、从课外阅读延伸中进行阶梯性训练的引导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绝对不算少,可是学生们习作质量仍旧不尽如人意。仔细分析原因,在于我们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割开来,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没有处理好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记得旧文章,便是新举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哲总结如斯。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也就需要大量的阅读与背诵,课外阅读的质与量直接关系到阅读水平与习作水平能否提高,这已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
新教材编写只考虑阅读教学,不兼顾写作教学;只考虑人文主题,不兼顾写作范例。学生写作难以仿效,作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是为难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写作,结果是文体感不强,写出的是“四不像”作文。如果学生没有典型的例文,写作没入门,基础没打好,创新当然也无从谈起。
大家都明白的是,同样是写梅花,宋代王安石这样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唐代诗人卢照邻吟出了:“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大诗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里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毛泽东却在《卜算子·咏梅》中高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显而易见,寻找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主题阅读活动、比较阅读活动,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谋篇布局的范式。这个范式除了阅读那些经典作品,这里更倾向于阅读同龄人的习作。经典作品大多是成年人写的,很多文章就像庙堂之上的“大成至圣先师”,对于初入写作之门的小学生来说,还缺少一种共鸣,要把经典化为家常作文还很困难。
作为教学引导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广阔的语文视野,把庙堂之上的“大成至圣先师”变成一位亲切、达观的邻居老伯,而同龄人的习作例文可以搭建经典与家常之间的平台。作文书大多收集了很多同龄人的佳作,与学生们的生活际遇相仿,所发生的事情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而遣词造句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这样的文章与学生没有距离,让学生知道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