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走校企合作之路,创办高质量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生接触社会和锻炼其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外实习基地多模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而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其未来的岗位能力需求和实际工作特点,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至实践当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另外,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与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明确其日常工作内容,提升其自我营销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实习有效地弥补了校内实训的不足,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按能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时强化营销实践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对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而要想实现校外实习目标,学校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势利导,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
3小结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的新型市场营销课程体系要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为“导”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人才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营销实用型人才.
一、学会如何选择定价策略
1、新产品价格策略
撇脂价格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信息产品和创新产品,由于产品易被竞争者模仿和跟进的特点,所以一进入市场就采用高价策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比如新型手机在刚推出时价高,后期则会降价。渗透定价策略。与撇脂定价策略刚好相反,在新产品刚推出时,价格定得尽量低一些,等得到消费者认可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再提高价格。例如吉利汽车价格低廉,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盼望买车的热切心理,迅速占领市场后又逐渐推出一系列新颖价高的车型。中间价格策略。这是一种“随大流”的定价策略,介于“撇脂”与“渗透”之间,主要按当地市场行情和平均定价水平来定价。
2、折扣价格策略
折扣定价策略是最常见的,一是数量折扣。比如商场打折、“买一赠一”、积分优惠等促销活动。二是季节折扣。因一些商品的季节性销售特点,为减少库存或快速回笼资金,在旺季价高,在淡季则会降价促销,。如过季服装降价。三是业务折扣。生产商给经销商一定的折扣以扩大销路和稳定销售渠道。比如经销商购买越多价格则越低。四是现金折扣。为快速回笼资金,对现金支付给予一定的折扣。如房地产开发商给一次性付清房款的买房者一定的折扣。
3、心理价格策略
大多数人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感性”色彩。比如某商品订价9.98元而不定10.00元;这可以给人以价低、便宜的感觉。
4、相关商品价格策略
某些商品间存在一定的主副关系。比如小汽车和汽油,打印机和墨盒等。顾客一旦购买了主体产品以后,还须购买附带产品。企业可以把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定得低一些以吸引顾客,使二者的销售相得益彰,增加企业总盈利。
二、结语
市场营销就是要运用到市场上面去的,脱离市场的营销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除了在课堂上面分析定价因素和定价策略以外,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校企结合或实习调查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认清市场需求,懂得活学活用,在为企业定价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应地采取适当的定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和适时的调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
一、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单一
虽然理论上老师们都知道“以学生为本”,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本着节约原则,整合教学资源,进行合堂上课,一个教室学生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一、二百人,老师很难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老师很难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人数众多使互动式教学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老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也就降低。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期末考核也是一种形式。很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考试依然闭卷考试。由任课老师按照讲授的理论点出试卷,试卷基本是设置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案例分析等题型。这样的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但很难衡量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作为学生,他们很多人为了应付考试而短时间突击记忆理论知识,也很难达到长久的学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