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改增的概念
营改增政策指的是,企业将营业税转变成为增值税。通过这种转变方法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企业重复缴税的情况发生。而且企业能够通过进项税与销项税之间的抵扣来减少税负。在企业进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时,能够在避免重复征税的前提下,减轻增值税的作用约束,给我过企业税质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在实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优势就能够充分的显示出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通过营改增这个契机,改革企业的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能够保障企业在经济市场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二、营改增的实施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企业需要承担着营业税和增值税,两项税负。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税收权衡问题,导致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存在本身就出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在我国,由于营增同收的导致重复征税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因此承担着巨大的税负压力。在营增同收的环境下,中小型企业利润点急剧压缩,导致企业难以充分利用资金进行创新和发展。这种税收模式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实施了营改增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我国尚处在发展中的阶段,飞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合理的税收政策来刺激企业发展和创新。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就我国第三产业来说,其行业税基变得十分广泛,方便了企业的纳税。对于服务行业来说,营改增政策有效的规范了其行业内部行为,使得服务行业内部竞争更为公平有效。
三、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积极方面首先是会计的成本核算方式受到了影响。在企业进行营改增之前,企业的成本就是价税合计的值。在营改增之后,会计成本和算的方法就发生了改变,企业成本核算方式成为利用进项税与销项税进行抵扣的方式进行。其次是企业的现金核算制度发生了变化。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现金核算主要是取决与企业的收入和成本以及营业税税金的变化。在这种前提之下,当企业的现金流增加的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负,反之,则会增加企业的税负。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纳税方式的弊端更是显露无疑,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进行营改增之后,我国企业的纳税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在项目完成后,获取应收账款之后在进行缴税,这对改善企业开支状况,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加快企业的现金流频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极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虽然营改增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负,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少,收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企业难以获取足够的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就这样来看,企业营业税通常是3%,一般企业的增值税为17%,因此如果想要实现税负降低,就要保证企业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总额要达到企业总收入的14%。现如今,企业在营改增之前因为缺乏相应的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因此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正,对专用发票的使用管理上十分不理想,而且由于现在企业的经营范围都比较广泛,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专用发票的使用,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过程中,本身就由于企业的不重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就目前而言,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管理上,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如果不及时的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将会导致企业的税负压力持续的增长,最终难以实现营改增的最终目标,导致事与愿违。
四、案例分析
在我国现如今的企业税收制度改革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有效的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因为利润得到了夸大,因此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产业结构和产业型的转变,并扩大投资规模。下面笔者就以某建筑企业作为案例对其税务活动进行分析。案例:某建筑企业在20xx年年末确定收入20亿元,再次区间增值税的可抵扣进项税总额为11亿元,其他成本6亿元。下面笔者就分别对未实行营改增之前企业税负和营改增之后企业税负进行分别计算。(1)营改增之前:营业税:20*3%=0.6亿元所得税(20-6-11-0.6)*25%=0.6亿元营业税+所得税=1.2亿元(2)营改增之后:销项税额:20/(1+11%)*11%=1.982亿元进项税额:11/(1+17%)*17%=1.598亿元增值税应交=1.982-1.598=0.384亿元所得税:(20/1.11-11/1.17-6)*25%=0.654亿元增值税+所得税=0.938亿元从上述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企业进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明显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