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一、应用型汉语文学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社会市场下的各个方面都重视着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大学教育由于注重了学术性、学科性,人才的培养必然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从而忽视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我们要立足地方、辐射周边、面向市场、规模适度、彰显特色,要让汉语言学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认可,在文化层次上多角度完善个体,再不断完善整体。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体现着一个院校的好坏,体现着能否形自己学校特点的教育文化,也预测了未来就业人才能否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
(1)定位目标的优化。几年前的一次国学风波对我国教育部门敲响警钟,汉语言学人才的培养应当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因为汉语文化毕竟中国文化的精髓,要进行不断的传播,不应再任何时候与任何事物进行分割。关于定位的优化主要是摆脱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思想定位。不能知识在一些中专和专业汉语学文化大学进行教育,而是在每个学校进行皎月,将定位目标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要以设立与传播学科为目标。
(2)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一直是我们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高素质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首先我们重视的是专业素质,也就是技能素质,这需要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掌握语言文化技巧,要对中国汉语学文化的'历程有所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也能做到听、说、读、写的相关要求;对各个语言有所了解,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眼光,结合汉语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在信息化的世界站稳脚跟;技能素质还包括知识的储备,要对中外文学史中出现的经典文体和经典文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高素质人才还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里要求的是人才的品格,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处理能力,要能理解和感受汉语言学中的魅力,要正确使用文化知识;高素质还包括对现实,民生的人文情怀,能为地方社会服务。
(3)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一直在改革的重要部分。我们已经从传统型的教学不断改革到现代型的教学,从过去过分地强调专业素质能力,到现在的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原有的语文学科文化减少,到相关课程的不断增加;从注重课本和考试的天压式教学到现在的理论实践教学,都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是调课程比重,要重视汉语学文化教育;其次是注重理论教学,除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进行实践,与其他企业沟通实习;最后还要进行教育内容的丰富,加入当代文化,让其具有社会特色。通过不断的创新,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的制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文学人才。
三、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汉语学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应用型汉语言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传统上的专业性人才需要转为应用型人才,要更加考虑“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当然在转化的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要两方面人才同时培养,侧重于研究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校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培养目标转型;从“单语型”向“双语型”汉语人才转变,这一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双语的不断重视,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就开始了双语教学;还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汉语人才转变。
第三篇
一、功利性的特点及成因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人文学科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公民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授母语文化的专业,它的育人功能则体现得更为明显与必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部分地方高师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功利性越来越强,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分看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高校自身的功利倾向日益明显。部分地方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过于追求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到人才培养的模式,都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致力于开设各种实践性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同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接轨,等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一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可厚非,然而却在无形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它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却很少顾及。这种功利化的倾向,也势必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