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织课上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换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上将学习到的知识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到讲台上讲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的交换使每个学生拥有了其他人的考虑事情的方式,在此,教师应该从当中了解学生学习考虑的出发点,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有利于对学生日后学习工作的相对应教学,在翻转教学理念中,学生由学习的受体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了从中引导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减少教学中教师讲解时间,一方面使教师的工作更加轻松,另一方面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教师进行评价机制,补充缺陷。
学生自主进行翻转课堂学习后,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了,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所讲所想进行总结,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夸奖,这样使学生增加成就感,更加喜欢学习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找到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实时查漏补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建立更好的学习模式,实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推动的作用,督促学生进一步对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反思与思考,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
翻转课堂理念对高中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的颠覆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好习惯,翻转课堂理念是对思维的创新,在原本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下解决了问题而出现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模式,这种理念不但引导了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进行了解,主动学习教师上传资料及视频,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质的变化,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还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但省去了教师上课教学实践,还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这样教课模式改善了以往教学模式弊端,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一、利用微课进行情境教学,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Brown、Collin和Duguid提出“情境教学”,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情境教学从教学的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现实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微课可以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由于微课是在课堂教学前拍摄的,我们可以把微课的拍摄环境选择在和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现实情境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加切身的体验。比如,在进行“网络的功能与构造”这个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按照课本讲授的话,会比较枯燥乏味,于是笔者就选择在学校的网络中心录制这节微课,在微课里笔者为学生们仔细讲解了学校的防火墙、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的构造以及这些设备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数据在这里是如何传输的。由于网络中心是学校总的网络出口,它控制着全校的互联网访问,学生们上网时发送接收的信息都需要通过这里,再加上平时学生们没有机会进入到网络中心参观,所以学生们总觉得这个地方挺神秘、高大上的。因此,这节微课就把学习内容和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实现分层教学,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由于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智力水平等是不一样,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这一点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高中信息技术需要学习两本教材,其中涉及若干的知识点,尤其是操作技能部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有些操作技能步骤较多,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做了后面操作忘了前面操作的现象,必须通过反复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相关的技巧,提升操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从主机组装到网络技术都尝试过,因此学习信息技术非常容易,有些学生平时很少使用电脑,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经常感到战战兢兢,学起来小心翼翼,掌握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出现学得快的同学“吃不饱”、学得慢的同学“吃不了”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同时照顾到班级中的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活动往往开展得很被动。利用微课实施分层教学则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微课的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可以学会的、能够学好的内容进行学习,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知识点难度的不同,分别制作成微课,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例如“数据排序”这个知识点,分为一般排序、自定义排序、高级排序三个不同难度的操作技能。一般排序是基础性的操作技能,掌握相对容易;自定义排序步骤比一般排序步骤增多,难度有所增大;高级排序是难度最大的,需要有较好基础的学生才能掌握。对那些初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从最基础的一般排序开始学起;而那些基础较好、早已掌握一般排序的技能的学生,则可以跳过一般排序,从自定义排序开始学习,在掌握了自定义排序后还可以挑战高级排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