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学论文
3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结论

  音乐是所有教育中最富感染力的一门有声艺术。音乐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认知规律和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参与学习,体验情感。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放飞想象的翅膀,回归音乐,真正做到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感悟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娇.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实施途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____0(12):58-60

  [2]王艳芝.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大众文艺,____(02):45-46

  [3]周启琴.小学音乐新课堂教学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____3(10):23-25

  小学音乐声势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论文 篇23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启蒙时期,对于音乐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儿歌的朗朗上口记忆上,只能单纯的哼唱出音乐的外在表现,对于音乐内里的情感或是歌词含义、曲调背景、韵律规律等皆是一无所知,且音乐除了字面上的歌词尚且能够让学生理解外,对于音乐情境的感悟,抽象的思维延伸,这些均让年纪较小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一味的牵引、推动,都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领会音乐的底蕴,那么小学的音乐教育就应推陈出新,摒弃传统音乐课堂上单向化的授课模式,糅合图谱进行教育,绘制出音乐殿堂在头脑构造中的大致模型,让学生能够切实的“看到”音乐原本的样子,由此发散思维,获得乐感的循序进步。

  关键词:小学音乐;图谱教学;认识与实践;初探

  音乐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小学课堂上具备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小学教育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如何创新教学策略,以丰富的音乐元素改变沉闷的教学环境,以此达到全面素质的教育目的,是目前小学教师应关注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同样应以学生的喜好出发,以通俗易懂的音乐图谱融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小学音乐教师应正确认知音乐图谱,充分发挥出图谱的作用,以有效的课堂实践,让学生直观化感知音乐多元兴致的美妙,徜徉在音乐的趣味图谱中,深度理解音乐,牢固记忆激发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能学好音乐,享受音乐。

  一、图谱教学在节奏方面的认识与实践

  音乐中诸多抽象的内容,让小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传统课堂上滔滔不绝的口头讲授难以将一些原本存在性质较为特殊的元素,透彻的讲述清楚,其反复错乱的内里结构更加制约学生音乐的娱乐性,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的音乐课堂干脆将音乐节奏这样无法阐明的知识点略过,节奏的把控全凭学生自我感受[1],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常会发生“漏拍”、“不着调”的情况,究其根本是学生对于节奏的认知太少,教师的节奏训练意识不足,在现阶段音乐教育的推陈出新下,图谱可从根源上解决节奏不好传递的弊病,让学生从对音乐节奏的模糊轮廓向清晰化转变,逐步摸索到音乐节奏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在节奏演奏下的创新思考提供契机。例如,教学“快乐的嚓嚓嚓”时,音乐的节奏较为欢快,教师可选择利用“笑脸”来代替原本的节奏音符,越是到高亢的节奏时,笑脸表现的幅度越大,学生也跟随教师的笑脸变化“做鬼脸”较为平缓的部分嘴巴的表示为“-”字型,而节奏上扬后,逐渐将“-”字向两边拉扯,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笑脸甚至逐渐变为“v”字型,此时的学生也仿照教师的节奏图谱,使劲地挤弄眉眼,看起来憨态可掬,看着学生之间互相变化的脸型,纷纷哄堂大笑起来,大家对节奏的演变议论纷纷,自然而然的打破了课堂的沉闷性[2],到了下一阶段的节奏标注,还未等教师开口,已经有聪慧的学生根据前期的规律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如果不用笑脸答题“快乐(节奏)的变化”,那么可以用肢体语言的图谱展示吗?此时教师可安排有美术天分的学生上台来自主画一画,或者在他人的思维指控下,画出相应的节奏变动符号,原本呆坐在课堂上的学生,从被动的求知状态走上主动思考的舞台,在短时间内,从音乐的基础掌握到创新思考,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教学质量,一些学生天马行空的思路常令教师叹为观止,在不受束缚的自由发挥空间下,学生对于旋律有了整体的认知且能够自主创造旋律,牢记旋律,由图谱的演示寓教于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13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