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策略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策略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财务风险不断增大,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增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和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有利于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推动高校制度与机制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建设。本文从高校财务长远发展角度,探究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价值与意义,并为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流程,促使高校适应新形势,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财务,财务收支,行为与管理
引言:
高校财务管理牵涉高校整个运作体系,财务支撑整个高校机制运行和管理实施。自从高校进入教育改革和体制革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就需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将财务管理覆盖到高校内部控制活动中,实现“业财融合”,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基于此,高校需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积极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将财务管理任务以及目标等融入财务管理体系中,进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1、高校财务管理要求与环境变化
高等教育体制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以及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逐步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进一步确定高校法人地位,转变传统单一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往高校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辅助财政拨款经费使用。基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对整个财务过程进行严格规范控制和管理,科学地配置学校资源,节约资源并实现资金高效使用,加强资产管理,从而防止资产流失。基于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维持好高校经济秩序,并如实反映学校经济情况,实现半透明或是透明化财务管理,发动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依法监督。高校财务管理要在适应市场经济、顺从社会发展趋势、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多方资源筹集以及资金有效使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高校发展水平与层次。按照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实现资金支持以及财务监管,从而有效使用资金,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2、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要随着会计集中核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落实,深入推进高校财政体系改革,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财务管理。
2.1实现财务收支规范化
依据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使用方向和对象不同,进行部门预算以及收支两条线改革,明确各项财务管理程序的标准以及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要为收入管理、资金拨付以及资金使用等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从而减少财政资金的运转程序,直接将资金支出和收入分开执行,实现财务收支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2.2实现会计管理制度化
目前,高校会计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会计集中核算难以落实,不利于对各部门的会计业务进行集中核算,高校内各部门的会计制度以及财务管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高校财务管理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会计核算提供健全的标准,以满足会计集中核算的规范化要求。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效率以及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离不开会计制度完善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为此高校要加强资金使用的会计核算,实现财务收支以及会计核算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2.3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高校财务管理要实现更为精细化的核算管理,控制好高校收入与支出,设置专职报账员和各单位财务负责人等对资金使用进行多层次审核,将以往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审核以及事后随访等,减少收支漏洞,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以往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资产管理薄弱等问题,应以问题为导向,集中进行资金使用申请、预算审核以及资金使用跟踪等,减少超支以及预支行为等,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执行部门预算编制。高校还应加强财务内控管理,针对学校固有资产以及流动资产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减少资金滥用、乱用等现象,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