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刘明辉.审计与鉴证服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安平.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6,(24).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6]林玉梅.关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3).
摘要: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公共财政政策的落实效果。本文重点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做出了分析及改进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解
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股利管理和成本管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指行政单位以国家的相关法规、体制、政策为根据,进行合理的对资金运用、分配、筹集活动。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为核心的财政管理机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与约束力
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在财政预算方面没有严肃性和约束力。体现在支出控制不足,超支、浪费现象严重;对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的区分模糊,在某项资金不足时以另一项资金来进行补救,专款不专用;专项资金管理控制力不足,超出供应范围。
(二)财政资金使用的低效使行政成本过高
行政单位财务部门在管理经费时,往往在事后才进行资金核算,而不是使用前就完成分析与控制,经费支出考核追求表面平衡,忽视了对使用效益的考核,造成了资金使用低效,行政成本提高的局面。
(三)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在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建立完整、合理的管理机制,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准确划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会造成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低于管理标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方向,与之对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十分落后,无法凸显理财治财的理念,落后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行政单位无法提前遇见到财务风险,在风险来临时不能有效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变化很大,随意性强,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资金损失严重。
(四)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低
行政单位资金管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较高水平,这包括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当前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并非专业出身,甚至连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有,工作中缺乏上进心,自身能力不足却不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行政单位也缺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人员知识水平跟不上时代变迁,工作中的执行力不强,便达不到财务管理精细化、现代化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表现在工作中的不严谨、不公平、不客观,这些行为令管理工作产生诸多的漏洞。
(五)会计核算的不规范
一些行政单位在项目支出核算工作中,没有做好对应的区分,用单一的科目进行核算;而部分行政单位按专项项目进行资金归集处理,没有根据科目进行核算,对单位各项资金的管控形成障碍;有的行政单位则随意的处理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等现象使部分账目变成坏账。以上都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
三、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对策
(一)加强单位财政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行政单位应该对财务预算工作实行全面、规范的管理,以此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仔细。行政单位把财务预算编制严肃化,才不会出现财务预算与年度整体预算牵涉的情况;提高阶段性预算和使用项目资金预算的约束力与严肃性,细化财政资金预算,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行政单位的财务预算支出管理与控制都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规范化。
(二)实现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化
在行政单位的资金管理实际运作中,要强化资金核算力度,在资金使用前做好预测工作,避免盲目拨款;资金的使用必须要确定其用途,通过不定期的抽查实现对财务资金的有效监督,一切财政支出都要秉承最大效益化原则进行,用最少的钱做最多、最有用的事,杜绝资金使用的随意、铺张浪费,实现资金使用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在资金使用结束后开展资金使用实际效果的反馈、评估工作,通过总结来促进下一轮工作更好进行,保证高效使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