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树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打造良好班风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教育好班级学生,就必须树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打造良好的班风,让小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中。1.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合理的班级制度是为了约束小学生的行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教育的保障,确保凡事都有制度可依。对犯错违纪的学生适当给予一定惩罚,如小学生在课堂随意走动,就可以让他为班级同学表演节目。这样不仅能促使小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也可使其得到自我锻炼。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以团结同学、热爱班级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或是演讲活动,教会学生怎样去团结同学和热爱集体,赋予小学生团结友爱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2]。在开展各种班会活动时,应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自我发挥和表现的机会,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3.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积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具体而言,班主任可通过班会、耳提面命、沟通谈心、讲述名人事迹等方式,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传递给学生,教会学生要爱卫生、懂礼貌、不浪费、上课要专心听讲、不懂就问。还可通过民主方式选拔班干部,通过培养典型,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由班干部带领班级学生共同创建良好班风。
(三)强化家校沟通,全面掌握学生需求
班主任应强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同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与家长分享,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具体而言,班主任可通过家访、家长会、问卷调查、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获取学生在家的相关情况,并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更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以鼓励、支持为主,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多支持家长帮助学生改进不足,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感觉班主任是在“告状”,从而让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三、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思想等都有重要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静琪.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J].教育,20xx(2):106.
[2]齐天亮.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xx(1):41.
作者:戎丹萍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第二篇: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其个人品质及管理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要想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班主任需要适时做出管理上的改变,学会运用新的管理方案,提高自己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个班级的管理中,学生才应该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人。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只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或主观意识就下决定,造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是既能让班主任满意,还要让学生满意,只有双方都满意了,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而一方满意的管理模式是不完善的管理模式。
(二)缺乏班级管理的凝聚力
目前,部分班主任在班干部的任用上,要么是自己指定,要么是投票选举。选举之前也没有特意的培养,也没考虑他们的人品和能力能不能胜任,选举之后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班干部的职位也没有轮流的更换,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不团结,凝聚力不强,更有甚者挫伤了其他同学服务班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