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旅游资源的保护
2.1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仅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同时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也不能保护过重,影响其发展。注意两者的平衡,再考虑民族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和文化传承的条件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避免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精神文明发展相结合,保护民族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2.2开发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观光型民族文化旅游,是目前民族旅游的主要形式,难以使游客产生亲和力,在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努力开发出便于游客参与的活动空间,使游客能融入当地文化氛围中,切实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韵味,从而对当地的旅游文化具有较深的了解。
2.3注重民族与地方特色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民族资源开发的时候,注重旅游资源的民族特性和地方特性开发,将民族文化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不同,民族特色文化形式不同,承载依托形式不同,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间均有其独特所在,民族文化开发时应注重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表现出与其他地方的出差异性。讲文化内涵完整的溶于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中,是游客了解民族的灵魂所在。
2.4政府主导,合理规划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长期的规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的安全,引起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在旅游文化开发,各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保护自身资源的意识。通过政府的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各项资源开发的程度,以及开发种类进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参考文献
[1]任冠文.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06(01):177-181.
[2]张晓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前沿,2011(09):118-120.
[3]陈朝.关于国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企业导报,2015(24):150-151.
[4]冀启明.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38-40.
[5]黄河.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误区[J].探索,2004(03):114-116.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较丰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求保护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实现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生态旅游市场的增长更为显著。而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里经济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湿地生态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的开发资源。
一、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湿地是指人天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我国湿地面积达到了660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目前已建立900多个湿地公园,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丘陵到高原山区,从沼泽湖泊到河流海岸,湿地面积分布广,湿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而且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1]。
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湿地面积广,湿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大力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采用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片面的追求效率,忽略了资源的保护,从而值得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人口、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才能带给人们更好的旅游环境,从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