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松山吟和心语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
作品《松山吟》(尺寸300×480×150,如图1所示),以木化石为材,作者根据材料的固有形态,奇思妙想、因材施艺,构造自然形体美。以山水、风景为题材,刻画了万年松在下面坚硬的岩石衬托下,于清丽中显得风姿绰约。深入欢乐,充满情趣。简单的点缀情景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或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或精雕细刻、简洁概括,巧用自然美的自然协调。
作品《心语》(如图2)是根据材料的自然成型似双峰的自然形状和独有的外表特点,通过现代艺术手法,把释迦摩尼在前和达摩在后,突出时间关系。山有高低和沟壑的无限距离,但心灵相通,心的距离却是近在咫尺。通过达摩面壁的专心致志和释迦摩尼面向前方的坚定心灵,传达出他们共有的一心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把自然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给人自然美感和现代艺术的融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雕塑家往往通过雕刻作品展现自身对岩石的内涵以及特征独特的理解。在西方最为著名的雕塑作家是米开朗基罗。对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有人这样比喻,将其比喻成是一座葡萄园:在文艺复兴的早期,将其比喻成尚未成熟的葡萄;晚期的艺术则太熟了,甜得过分;唯有鼎盛时期的艺术犹如刚刚成熟的葡萄,最为鲜美。他的艺术便是这最令人渴望的“葡萄”.大理石在雕刻艺术中发挥的岩石这一介质的作用,米开朗基罗确已达到前无古人的历史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