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论文

  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论文 篇1

  20XX年升为十三大学科门类的艺术学,共设5个一级学科。其中为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升为一级学科后改为现在的学科名称“艺术学理论”(01301)。早在1994年东南大学(南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1996年东南大学、河北大学、厦门大学等建立了二级学科“艺术学”硕士点。1998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

  一、艺术学理论本身是什么

  早在20世纪末“艺术学”学科主要创建人之一的张道一教授,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中就明确指出:“艺术学则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学科。”并指出如果不建立“艺术学”,必然就“对艺术进行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就无法定位……(其严重性是的特征为经;各种各类、各式各样、五花八的艺术为纬。具体的某种艺术只能说明具体的某个问题,不能说明艺术的整个问题,只有研究、认识、理解了艺术的整体,才能把握住艺术的整个特点。很明显,艺术学的任务,是用‘经’线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曲艺和杂技等专研究的‘纬’线织在一起。也就是说,具体的艺术各有特点,通过理论的抽象将它们联系起来,便可找出一些人文的共性。”并再次提出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艺术,旁及其他多门艺术门类。也就是说,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成为艺术内的“通才”。有学者己经指出:“只有精通某种艺术门类,以此为根基,才能通过相邻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逐步做到触类旁通,跳出门类的局限,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通’。当然,这绝不是仅仅读‘艺术概论’所能获得的浮于表而的‘打通’,而是深入研究之后的真正的打通。要深入研究,就得“亲口尝一尝梨子的味道”—参与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没有艺术实践的.人,给他“三原色”,他也调不出美丽的色彩,画不出绘画作品来的。

  目前教育部艺术学科委员会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设的只有“艺术史论”一个方向或二级学科,这就是涉及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艺术史”的问题,也涉及研究者的能力问题。过去的艺术史严格来讲不是我们探讨的“艺术史”形状,多是美术史,或者是“拼盘”的艺术史。我们这里探讨的艺术史,是建立在艺术学理论基础上的艺术史,内在逻辑结构应该与艺术学理论是一致的。

  二、艺术学理论框架下的艺术史

  “艺术史”是“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方法研究”这个课题为逻辑前提的。这是我们上而为什么首先探讨“艺术学理论”这门学科问题的原因,也是我们探讨“艺术史”与“艺术学理论”学理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同时需特别强调的是,西方“艺术史”的观念和内涵与中国当下确立的“艺术史”观念和内涵是有很大区别的。西方艺术史在21世纪以前都指的是“造型艺术”,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这种观念和内涵从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23-79)《博物志》的提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的《意大利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艺苑名人传》得到了确立。瓦萨里的这部评论性传记著作,针对的就是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及其作品评传。因此绘画、雕塑和建筑成为西方艺术的全部内容,从此以后的西方艺术史撰写的就是绘画、雕塑和建筑的历史。音乐以及其他门类细、“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张彦远)的艺术主张。在中国文人画里强调的是“气韵生动”(谢赫、师造化”(姚最、“万类由心”(朱景彭、“中得心源”(张藻)、存目想,神领意造”(沈括),这些主张和画学思想,与“心”不可分割。由此文人艺术是心画,是心的艺术,故此呈现出来的是“视觉心像”。心像、心画都说明了文人画的最高理想是对“意境”的追求和认可。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逻辑结构的形成路径,即“实用一礼仪一教化一表意一意境”。这个结构的每一次转换或变迁,都是艺术“精神”之变动所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