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归经中医骨伤科肝肾用药特点研究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本特点,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疾病归经中医骨伤科肝肾用药特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归经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之一,其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1].在实际临床运用中并未像四性五味那样严格,但古人用"归经"这一说法证明归经理论在整个中药药性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深思的是,《中医伤科学》包含的各种代表方中药物的第一归经归肝(胆)经的占大部分,这与《内经》所述肝主筋、肾主骨的理论相一致,借此提出笔者的拙见。
1归经的发展渊源
在中药归经的发展历史中,归经绝大多数附在"四性五味"之后在中药本草学中做讨论。从《素问·宣明五气》的"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药物归经,但是指出了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普遍被认为是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
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载有"各经引用"药,专述"去脏腑之火";其后李东垣、王好古等医家继承和发展了张氏学说,在论述中药药性时用经名"太阳"、"少阳"等以定位药物作用经络,说明这一时期以张元素为首的医家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创立了系统的中药归经理论[2];但"归经"作为一个药性名词直到清代才由沈金鳌提出,在其《要药分剂》中总结历代本草中有关论述归经的内容,把"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归经"[3],并作为专项列于主治项后说明药性;清·江考卿《伤科方书》在13味总方中论述了"十二主穴"的'引经药,每穴所用引经药2~5味;清·赵廷海的《救伤秘旨》更扩大到"三十六大穴",每穴加用引经药1~4味;药物的趋向性与脏腑经络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指明了药物作用的部位。徐灵胎言:"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指出药物归经是通过临床实践得来的。姚澜在感叹时医用药"但识其性味主治,而于所入之经络,每多忽之,此所以有诛伐无过之讥,而难于收针芥相投之效也。"遂撰《本草分经》以经络为纲,以药为目,阐述药物归经,每经下分补、和、攻、散、寒、热等项详加论述,可谓是药物归经理论的专着。
归经理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累积、建立,是以历代医家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它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另一条用药依据,并在逐渐增多的药物中筛选最适合的治疗处方。
2中医骨伤科用药特点
2.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本特点,辨证论治以整体观念为前提,中医骨伤科在治疗用药时亦遵循这两大特点,特别强调内外兼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不同的脏腑、形体、官窍组成,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依赖脏腑调和、经络通畅、气血运行。若机体遭受损伤,则必然引起功能紊乱。正如《正体类要》所述,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说明损伤可导致内在气血、营卫、脏腑功能的失调,局部损伤和整体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确定治则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辨证结果,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4].
2.2祛瘀和血,疗伤续折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以及《辨证录·接骨门》指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祛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瘀去新骨生则合矣",这些理论都把骨伤治疗的源头指向"瘀血".骨伤早期由于筋骨脉络损伤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血脉受损,血溢脉外,成为"离经之血"而留积于体内,"瘀血"成为早期的病理表现;瘀血不散、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均可引起脏腑机能的变化,因而活血祛瘀在伤科中运用最为广泛。高飞等[5]分析了《中医方剂大辞典》接骨条下117首接骨方药的组方规律,重在活血化瘀是其特点之一。活血祛瘀不仅在内治法中注重,还体现在外治上,如选用消瘀止痛膏外敷局部以达到目的,然内外治法在选药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清·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