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思考(通用19篇)

69 阅读28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目前,我国新型的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是利用聚氨酯与环氧树脂在充分的条件之下制备出来的。这种化学灌浆材料具备了聚氨酯与环氧树脂两种化学物质的性能和优点,不仅凝结时间可以调控、变形性好、强度高、可灌性好,而且适合水下灌浆。总的来说,它就是一款适用性强、性能优良的多功能灌浆材料。

  2.5混凝土裂缝注浆技术

  环氧树脂这类高分子的材料自从被应用在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修补工程中之后,它已然成为了如今仅次于水泥与钢材的存在。过去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人工的控制把树脂浆液注入到裂缝里。然而,当环氧树脂的浆液黏度较大,而裂缝的宽度又相对较小时,这种传统的修补方法就不一定能成功了。如今,有一种叫做“壁可”的注浆技术,它是利用橡胶管能够弹性收缩压力这一特点来自动完成注浆的任务。这种方法可以均匀缓慢地将缝隙里的空气给压进混凝土的毛细管之中,并且通过混凝土自然的呼吸作用来排出,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气阻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灌浆的质量。

  2.6钢板及碳纤维补强加固新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混凝土结构的外面粘贴钢板的补强加固技术才开始发展,然而如今它已然成为了国内外都适用的加固技术,而且适用面较广。钢板能够通过黏结剂强大的黏结力来与结构结合成一体,从而共同承担工程的荷载,并对结构的抗剪、抗拉、抗弯等能力补强,从而提高结构的韧性与强度,恢复其承载的能力,延长其使用的寿命。而且钢板的贴合地方的混凝土会受到约束,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已有裂缝进行扩展,并防止产生新的裂缝。所以,黏结剂性能和粘贴工艺成为了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

  2.7模板的拆除

  拆除模板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能够保证它的棱角和表面不会受到损伤。而拆除后的模板与支架应该要分散地堆放,而且要及时地进行清运。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锚固的情况,分批地拆除连接件,以防大片的模板掉落,并且要使用专门的工具,这样才能减少对模板还有混凝土的损坏。至于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架机构件,需要及时地清理和维修,而暂时用不到的模板则要分类整齐摆放。

  3、结语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的模板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应该要将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模板工程作为案例,必须要严格地保证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尽量避免水工的混凝土建筑物由于所受水的荷载和温度的变化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工程建成后会带病运行。而且质量不合格,会加快工程的老化,进而致使其不能正常地、平稳地运行。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模板工程的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思考 篇17

  我国具备多种能源, 水资源是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占有量位居世界的前列。在水资源种类增多的过程中, 也同样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升,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发展, 最为主要的成绩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新技术, 全面促进和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从笔者自身的实际观点出发, 详细论述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希望能够以此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新技术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而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要保证蓄水的合理性, 就必须要保证构件的承重能力。对于这些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承受能力。所以要严格地遵照规定的要求, 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要充分调整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问题, 要将温度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并利用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构件的承重力。

  1.2 新材料与新设备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的应用中, 也同样伴随着一些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应用。材料的使用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材料的应用过程中, 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障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全面性, 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鉴定工作,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的性能。可以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式改变建筑物的性能。新设备的应用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可以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要合理降低企业自身经济成本的消耗,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新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起到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 也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